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国手[乒乓]_57(1 / 2)





  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重要,可……离奥运会只有两年都不到了。

  两年后,薛忱二十七岁,再过四年、到再下一届奥运会,薛忱就要三十一岁了——在中国乒乓球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三十岁以上运动员征战奥运的先例。

  这两年,已经是薛忱最后的机会,再也容不得半点差错了。

  郁辞心里担心,却又怕自己的心情影响到薛忱的情绪,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切如常。薛忱也好像再没有什么反常的地方,每天晚上结束训练以后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上几句。

  但他最近,好像越来越喜欢叫她“媳妇儿”,张口闭口叫个没完,郁辞都已经不止一次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了队友们被“恶心吐了”的嫌弃声了。

  薛忱却像是依然乐此不疲。

  郁辞虽然表现得一派如常、每次都笑着答应了,心底却越来越有些不安。

  整个九月国乒队都没有什么公开的赛事,联赛之后薛忱的状态究竟如何外界都不得而知——尽管偶尔也有些小道消息,说薛忱的状态这一个月来始终不太好、世界杯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一旦抓不住这次机会、世界杯没能打好打出状态,马上就要面对被国家队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但这毕竟也一直都只是小道消息、自始至终都未经证实。各大体育媒体空空泛泛地猜测了几句之后,也就歇了话题、对此不再感兴趣。一直到随着十一国庆假期的来临,薛忱和邹睿这一对竹马搭档终于踏上了世界杯的征程,几个乒乓球的专项记者们这才又活跃起来。

  郁辞特地看了赛前的采访。

  记者举着话筒问薛忱联赛之后的状态调整得怎么样。薛忱挠了挠头,回头又看了看邹睿,这才笑了起来:“反正就是努力守好自己的半区、争取和睿哥胜利会师,为国争光呗。”

  邹睿和薛忱目前的世界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五——世界前五都是中国选手,受限于名额只能有两人参赛,他们两人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本届世界杯的前两号种子选手,各自分属一个半区。

  薛忱的回答实在是过于中规中矩,记者们有些不满足,又追问了一句:“今年有信心拿冠军吗?”

  “争取呗。”薛忱也不上套,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那邹睿呢?”眼看着薛忱这里问不出什么来,记者们只能把话头转向邹睿。

  可是连薛忱都油盐不进,那邹睿就更不会上套了——他顶着一张娃娃脸眨了一下眼睛,也笑了起来:“我争取和忱哥决赛会师、为国争光呗。”

  几乎是和薛忱一模一样的回答。

  说完两人互相嫌弃地看了对方一眼,而后就勾肩搭背、嘻嘻哈哈地背着包就走了。

  他看起来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电视机前的郁辞稍稍放心了一些——但这颗心却也并没有能放下太久。

  世界杯的赛制,每年会邀请二十位选手参赛。其中,二十人中世界排名靠前的八人直接晋级十六强、剩下十二名选手则要分成四组进行小组循环赛,每组前两名晋级十六强、进行第二阶段的淘汰赛。

  作为世界排名第五,薛忱在世界杯的第一天并没有比赛。郁辞这颗心才放下一天多,立时就又悬了起来——比赛一开打,她就看出来了,薛忱的状态还是不好。

  他的外战战绩本来是相当出色的。和第一轮的对手以前也有有过交战记录,无一不是大比分完胜。可今天这一场,却打得有些胶着,甚至频频失误、还一度被对手领先。好在毕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实力差距,薛忱最后还是以四比二拿下了这一场。

  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他赢得并不轻松。

  他究竟是怎么了?究竟在想些什么?郁辞几乎是揪心地看了他一轮又一轮的比赛——尽管最后都赢了下来,可每一轮都赢得不容易。以往他的比赛,赢球的时候总是气势如虹、酣畅淋漓,可这几场,他却分明就不在状态,打得几乎有些没有逻辑,本就不低的失误率越发高了气来。

  半决赛,郁辞觉得自己在电视机前几乎紧张得要忘了呼吸——大比分三比零领先的情况下却反被对手的搏杀连扳两局,硬是把比分追成了三比二。

  公开赛才刚输了外战,如果再输一场外战、没能做到他说的“顺利会师”,郁辞简直不敢想象他会遭遇什么样的境地。

  第六局的比分胶着着被拖入了十比十平。

  薛忱像是终于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爆发开来,原本薄弱的反手位连着两个漂亮的拧拉,在郁辞的屏息里终于还是拿下了最后的两分。

  郁辞一下子放松下来,这才意识到刚才的紧张几乎像是已经抽空了她所有的力气,靠在床头轻轻地松了口气。松完了这口气,她又忍不住低低地叹息了一声。

  这样的状态,决赛想赢,恐怕实在是很难很难了。

  果不其然,最后在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五这一对竹马之间上演的决赛可以说是平平无奇、毫无悬念,薛忱整场都几乎是被邹睿牵着走、压着打,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零比四输得干脆,丝毫没有应有的精彩激烈。

  薛忱以往对上邹睿的时候虽然也是输多赢少,可至少比分并不会太过悬殊、战况也是相当精彩激烈的,很少有现在这样一面倒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