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06节(1 / 2)





  自古以来人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天子的。既然是属于天子的土地,你们怎么说是你们祖宗挣来的呢?这只能说是天子洪恩浩荡赏赐给你们祖宗的。既然能够赏赐给你们,也能够收回来。如今神器旁落,你们难道就以为没了天子,这土地就是你们的吗?笑话!在新天子没有登基之前的土地就是无主之人的,既然是无主之人的为什么别人就不能种了。我要让你们记住:土地永远是天下人的,天子把土地分给了天下人,代天牧民,为的是让天下吃饱,而不是让某一户吃撑。”

  秋叶握着一杯酒站起来,走在这些人面前,看着他们面如土色或者有些人愤愤不平。“我再告诉你们,有些人想要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也行,可以试一试。是看你们的铡刀快还是我的钢刀快?

  我再问一遍,谁同意均分土地?谁又不同意?同意的站到一边,不同意的现在出去。”

  当下就有几个年轻人站起来提了衣服的下摆就要往外走,刚出去几只利箭飞了过来,当时血染台阶这些人滚了下去。

  一时之间留在屋子里面的人面上都露出了恐惧之色。甚至有些人哭了起来,秋叶当然知道自己在这些人面前肯定是一个大魔王,甚至是一个比魔鬼还要可怕恐怖的人。

  可是时不我待,秋叶也想要跟这些人好好相处,但是没有时间了。

  “各位见好就收吧,”秋叶劝他们“没有把你们如今攒下的那点家财分了就够好的了。”

  这一些人更是赶快低下头,免得让秋叶看见他们脸上愤恨的模样。

  秋叶还真不怕这些人恨自己:“现在是不是后悔了?在座的这些人年纪都比我大,有些人已经七八十,有些人五六十。在来的路上我和不少官员聊过,他们说朝廷从一百多年前已经有些征税困难了。到了四五十年前的时候,天下虽大,但是每年的税收才有300万左右。到了30多年前,这个赋税就降到了100多万。我就问这些官员:‘为什么短短的20年降了这么多?’

  你们猜那些官员是怎么回答的?他们说交皇粮的都是普通农夫,逃皇粮的才是大户。你们都是读过书有见识的,我问你们,若是你们逃了税,朝廷收不到钱,到时候如何赈灾?如何发军饷?你们会说那是朝廷的事儿,与我何干?还会说那是皇上要考虑的,我们只等着天恩浩荡。

  对啊,天恩浩荡,没了军饷就没了大军,没了大军就没了人戡乱,没了人戡乱就来了叛军......所以,我就来到了你们面前。

  据说一个胡同里面一家着火,全胡同都救。为的是什么?当然是害怕大火波及到自己家。这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救人家的时候有时也是救自己。

  同样的道理,你们若不是为了自己那点蝇头小利,十几年前,钦差来你们宁山征税的时候你么痛快的拿了,哪有今天?害的你们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不是我,是你们的贪心。”

  秋叶说完之后吩咐两边的侍卫:“把这些人全部羁押起来,什么时候农田分完了,什么时候再放他们出去。”又对这些地主们说:“我劝各位给家里面写封信,让他们老实一点,把门关起来别露头,杀身之祸就轮不到他们身上,若是有人敢有一点反抗,到时候全家人头落地,你们也落不到什么好处。”

  说完之后秋叶一口喝进杯中酒,把杯子放到了桌子上,出门去了。

  这个时候外边一声春雷,瞬间炸响在这些人耳边。这些人顿时觉得肝胆俱裂,有不少上年纪的老头一下子晕了过去。

  这一声春雷过后,外边开始下起了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秋叶的马车走在青石板路上,听见两边的百姓奔走相告:“下雨啦,老天爷下雨啦!”

  作者有话说:

  关于麦子倒伏,我记忆中,我小时候麦子年年倒,我爷爷每次到这个季节都怕刮风下雨。后来有一年,县电视台宣传说有个品种的小麦抗倒伏,组织人到乡下换良种。第二年一场大风过去,全村的麦子只有一家的倒了一小片,真的是很小一片,大概五六平方的样子。全村围着去看,然后大半个月大人们打招呼的时候都是欢乐的......

  第151章 倒塌 七

  就在秋叶整顿宁山的时候, 北方三郡的收获很大,他们先是对兰封下手,兰封根本没有组织人抵抗, 他们的郡守直接逃到了东平。

  兰封的面积不大,境内多是一些山川,山川壮丽秀美。所以这里有很多京城贵族的别院,还有很多京城权贵的私产。如今这些产业的主人说不定都已经在京城里面被杀了,兰封郡守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 当然没有在这里过多停留, 直接带着心腹和家人逃走了。

  紧接着北方三郡转战归德,归德这个地方和旭州接壤, 务必要把这个地方打通, 才好把抢来的东西运回北方去。

  归德的状况和旁边的邻居兰封特别相似。不同的是面积稍微大了一些,境内也没有多少大山,而是有很广阔的草原, 境内的人也不多,所以任凭草原的草肆意生长, 却没办法组织足够的人手去开荒。

  这里的人倒是想抵抗来着, 可是偏偏不是人家的对手, 几场遭遇战之后也被占领了。

  这一下,北方瞬间和京城连接,他们一下子有了六郡的土地,立即成了天下第一大势力。可偏偏这一切都是唾手可得, 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

  三家非常高兴,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时间大摆筵席。

  消息传到宁山的时候秋叶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到了尾声。接下来的安排, 秋叶拿不定主意去北上干翻庆安和庆阳, 还是回到平阳去迎敌。

  反正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北方三郡不会让秋叶有太长的喘息之机。

  就如金山老主管说的那样:“这会放眼天下,能被他们称作敌手的也就是咱们。只要是把咱们打败,想要把北方24郡收入囊中也就是小事一桩而已。”

  于是秋叶打算回到平阳去重整旗鼓,准备迎敌。

  林荣倒是觉得没必要如此紧张,需要兵分两路,平阳郡兵马仍就准备迎敌,山阴郡的大军直接北上,收拾庆安和庆阳。

  林荣没有把北方三郡的骑兵放在心上。

  “看上去他们这几天风头无双,可是这些人却忘了一个很要紧的道理,他们的人手太少。

  京城所在的卫京郡,百姓不服他们,毕竟这群人身上背负着杀掉皇帝的罪名到现在也没有洗清,恐怕将来也洗不清了。再有他们一口气吞下了归德和兰封,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治理这三个地方,咱们治理一个地方的时候还觉得焦头烂额,更何况他们。目前他们抢夺一空,却不想着去如何治理,只要他们和咱们遭遇打上一两场败仗。他们占据的地方瞬间成了沼泽,拖死他们,让这些人寸步难行。”

  而且北方三郡占据的地方相对来说也富裕一些,再加上是在京城附近,这个地方自然是天子脚下,百姓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多多少少也能说得出几句古诗词,能讲得清楚一些忠贞爱民的大道理。

  朝廷当中的士大夫们看不起北方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也会影响到普通的百姓。再加上这些人杀入京城,抢掠归德兰封,不服管教的人肯定是大多数。

  他们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治理这些地方,假如要是从北方抽调人手,那么北方的防御就会显得不足。随时被蛮族趁虚而入。

  到了这一步,现实逼迫着他们三家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要天下还是要北方的根基?

  所以林荣把自己手里面的笔放到了一边,跟秋叶和金山老主管说:“我现在不担心他们拿去的地方太多,而是担心他们吞下的地方太少。”

  道理秋叶都明白,特别是秋叶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派遣大量的官员,为的就是维护当地的治安,稳扎稳打。也就是靠着这群官员秋叶目前才对占领的这些地方了如指掌。

  北方根本没有这么细致的安排。

  但是林荣兵分两路的建议秋叶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才行。

  就在秋叶派人询问山阳郡的存粮以及官员教育水平,综合评估自己各方面的实力,决定是不是要兵分两路的时候。北方三郡的人马又把京城附近的石城给占领了。

  石城郡守简直跟做梦的一样,他这个时候正上蹿下跳四处挑拨想要吞并别人,可自己的地方瞬间被人家占领了,从发现敌情到最后被全面占领,前后也不过五六天而已。根本没有把大军从前线撤回来,自己的地盘就这么丢了。

  石城也是武州郡守的狗腿子,逃出来的石城郡守立即找武州郡守,可武州郡守这个时候也觉得头皮发麻。因为他的地盘北边和石城接壤,东边和京城接壤,西边是正在动乱的鹿州,南边是掐的正上火的庆安和庆阳。

  也就是说武州郡守这个时候抬头一看,自己身边全部是战火。

  目前秋叶派出的大军在宁山和山阴对着北方虎视眈眈,北方三郡又从北边摩拳擦掌的准备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