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立场12(2 / 2)


  *

  李敏到了十一楼,见小尹在帮自己装被罩,不等她上前帮手呢,陈文强就跟小尹把被罩装好了。

  “老师,我把资料都带来了。”

  “那咱们上楼去说。”

  小尹拦了一下:“小李中午要休息一会儿吧。”

  “我没事儿的,尹阿姨,让小雁儿先睡会儿吧。我平时上手术也不一定按时下台的。”

  李敏抱着资料跟着陈文强上楼,她按照陈文强的要求,另拿了一叠纸,抄下手术径路所涉及病历的住院号、患者姓名,诊断,然后由陈文强钉到复印件的相应页面去。

  等胡主任带着龚海过来的时候,李敏手上还剩了一点儿没抄写完呢。龚海接过陈文强手里的订书机继续,同时认真听了陈文强和胡主任提出的工作要求。

  “这有住院号、诊断就好找相应片子了。主任,你得给我几张软盘,我把片子拷到软盘上。 ”

  “行。我回去给你拿。不过一张盘65块,你给我悠着点儿用。”

  “好好。”龚海对着这天外飞来的美差,差点儿给胡主任磕头了。晋中级职称的外语考过去了,论文也刊登了,就等着秋天报名参加答辩了。但胡主任这出书的安排,岂不是更稳妥了。

  但是当着陈院长和胡主任的面,龚海连一声师妹都没叫。他只客气地叫了一身“李主任”。便闷头干活、留心听吩咐了。

  倒是胡主任,见李敏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工作笔记、还有档案里散落出来的、整理材料的废弃稿,对陈文强叹道:“老陈,我还以为是你编的书,要给小李挂名呢。”

  陈文强斜睨他一眼,笑着说:“你看小李用我做那么没出息的事儿吗?”

  “是不用。小李比你我年轻的时候强多了。老陈,我说你也攒了几十年了,有空儿总结出来,不然留着送火葬场烧的啊。”

  “有空的吧。小李有心,积攒资料的时候就分门别类了,我那是流水账似的记录。单把这几十年的笔记看一遍,就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那像你,说出书就出书了。”

  胡主任深有感触道:“要不是去年8月看你准备正高的论文,我也没想起来出书。我就是怕一年的时间,论文真发表不了,才把这些年积攒的东西,筛了好几个月,胡乱凑合了一本书。”

  “那像你说得那么轻松的。老胡,你是有内秀的人,外面交游也广,这书我就全交给你了。”陈文强郑重地说。

  胡主任点头:“你放心,早一天出来书,我也早一天安心。等秋天答辩的时候,我捧着两本书上去,晋正高也多点儿份量。”

  陈文强点头,目标一致、利益一致,不愁老胡不把这事儿办好。

  “你都准备好了?”胡主任问陈文强。

  “发表了两篇论文了,还差个外语成绩。”陈文强略矜持地回答。

  “谁不是差外语啊。六月份考呗。”胡主任瞥陈文强一眼,这货谦虚的时候就是假惺惺的。他转而问李敏:“那小李,你今年晋副高不?”胡主任见李敏开始收拾东西了就问她。

  “我听老师的安排。”李敏停下手里的动作回答胡主任。

  胡主任看向陈文强说:“老陈,反正是破格。我记得你那两篇论文,小李都是第二作者,是不是?”等陈文强点头后,他接着说:“小李今年和明年也没什么区别。让她试试了。”

  “我有这个打算,得看她英语能不能考过去。”陈文强留有余地地回答。

  龚海把手里的复印件装进他自己的书包里,心说:“她们几个那是连《新概念》第四册都要背下来的,职称考试还有不过的可能吗?不考90分以上都不可能呢。”

  龚海把材料整理好了,就对陈文强和胡主任说:“陈院长、主任,我先回科里准备了。我争取这周把片子都找好。”

  胡主任也站起来,他对陈文强说:“老陈,我也回去了。科里档案室的钥匙在我这儿。”

  “那我就不留你们了。”陈文强站起来,带着李敏把胡主任、龚海送到门口,看着他们去电梯那边了,对李敏说:“我去手术室看看,那个剖腹探查怎么还没下台的。普外科你也带着看一下。”

  “好。那我就在十二楼这里了。”

  陈文强点头,李敏留在十二楼的办公室是比较好,省得普外有事儿不好找到人。

  *

  陈文强进了手术室,换了洗手服去手术间。十点多谢逊给自己打的电话,就一个剖腹探查,现在都快三点了,怎么还没下来呢?

  他不怀疑谢逊的技术水平,今天上台的这几个年轻大夫,已经是省院新生代里的佼佼者了。他担心他们遇到难题了。

  等他进了手术间,发现自己的担心一点儿也没错,谢逊此时就是遇到难题了。陈文强看手术台上的人都面色严肃地在操作,他便去麻醉桌拿患者的病历看。

  这患者是顶着白班上班时间来的。主诉是腹痛5个小时,但是后面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等,与主诉的内容完全不符。陈文强便向后翻看,看到最后了,发现病历的后面还附有医大的门诊病历和出院小结。

  他生怕自己花眼了,翻看医大的门诊病历名字与手术台上的患者名字对照。

  姜麻就给陈文强解释:“陈院长,这是家属刚刚递进来的病历。”

  谢逊在手术台上听见姜麻跟陈文强说话,抬起头扫了一眼,见确实是陈文强,他就抱怨道:“陈院长,我今天要被这个患者坑在手术台上了。”

  陈文强拍着病历本说:“我看你术前交代做的很全面。你放宽心,慢慢做手术就是了。就是下不来台,这事儿也不怪你。”

  姜麻叹口气:“这人何苦来呢。实话实说,把病史告诉咱们大夫怎么就那么难啊。”

  谢逊听了陈文强的话,心里宽松了很多。但他在手术台上的反应仍是很强烈。连骂了几句脏话出口。大意就是“已经决定放弃治疗了,都等到腹膜炎肠穿孔了,就tm的在家再坚持两天啊。不想死早做手术。这打开了一肚子粪水的,这是要坑死谁。”

  谢逊越说越气。

  陈文强就问:“那这个医大的病历怎么送进来的?”

  姜麻替谢逊回答:“上午打开腹腔后,老谢去跟家属交代,腹腔炎症重,只能做姑息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造瘘、等二期手术。然后家属听明白了还要二次手术,就把医大的检查都送进来了。”

  这个患者在医大的住院过程,出院小结里记录得很详细,上面也很清楚地写着:“患者家属自诉无钱承担手术治疗费用,患者要求保守治疗。故出院转往基层区医院。”

  配合患者的诊断:直肠癌晚期。这是一例放弃了临床治疗,选择回家等死的患者。

  但是他今天一早又以腹痛5小时到急诊科就诊。急诊以腹膜炎腹痛待查(肠梗阻原因未明结肠癌?)收入院。

  谢逊接诊了患者后,全面查体后,给患者开了急诊ct。很快ct室打电话回来,乙状结肠壁增厚、并肠梗阻伴穿孔,腹腔感染;肝左叶有低密度灶怀疑是转移瘤;腹膜后多发性肿大淋巴结,怀疑肿瘤转移;右肾囊肿。

  谢逊得到ct这个电话,知道患者必须急诊手术,不然腹膜炎很快就会导致患者休克。他便跟家属交代了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拟降结肠造口术,目的是解除肠梗阻、修补穿孔的肠道。

  这个剖腹探查术里就包含了肠道肿瘤拟切除术。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患者来到医院,谢逊说自己不能看着他就这么从腹膜炎→死亡。家属应承的很好,很配合地签字了,也很痛快地交了5000块的住院押金。

  ……

  听罢这些话,陈文强只好又安慰谢逊几句:“死到临头才怕死的人不少。这人前面不想治疗了,后面又惜命舍不得死了。他若是在医大附院不出院,早一个月做了手术”

  谢逊立即就接道:“那手术绝对比今天好做十倍。”

  “肯定是的。”陈文强安抚谢逊的情绪。“没人要求你必须达到什么程度。你让小陈和小郑换换你。下不来台也不怪你们。”

  “陈院长,有你这句话,我就不怕了。这人,还不是我把人往坏处想,我要是没做急诊ct,按照肠梗阻处理的做个透视,拍个平片,再穿刺一下,然后患者家属死活不同意手术,最后人死了、再赖到穿刺上、还不同意尸体解剖,我tm的哪里有闲空跟他们扯淡啊。”

  陈文强咧咧嘴没吭声。他看看谢逊在做直肠癌切除术,中规中矩很认真地在做,心里说这简直是浪费我们省院的青年才子精力。

  姜麻在一边说:“老谢,你还是得让他下台的。要是下不了台,说不定事情就更麻烦了。”

  陈文强站了一会儿,觉得这手术自己看着也没什么必要了,便告知一声回科里了。

  *

  李敏没在十二楼。

  “李大夫呢?”

  “去普外科了。他们科有个老太太肠穿孔。李大夫说完成术前准备就推去手术室。”

  陈文强微晒,果然事情都是成双成对结伴来的。所以他又赶紧去普外。

  “什么患者,小李?”陈文强到普外的办公室找到李敏。她身边只跟了几个实习生。

  “56岁的女患者。昨天腹痛十小时加重3小时收进来的。周三因为既往有肠腺瘤病史做了肠镜检查。肠镜钳取了结肠息肉,但病理报告要下周二才能拿到。患者入院前的周四未排便,周五早晨便秘,傍晚开始腹痛,周六上午来就医。

  做肠镜前一定要清洁肠道,检查后一两天未排便,正常。但便秘后的当日傍晚就腹痛……

  “查体呢?”

  “腹部膨隆如鼓,气腹征,广泛触痛,痛感强烈,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我安排患者去做急诊ct了。现在在做术前准备。”李敏把手里的病历翻开,递给陈文强看。

  “我才打电话去手术室了,听说谢主任下台待定。这手术要不要找梁主任来?”如果陈文强不过来,李敏就准备等ct结果出来找梁主任来了。

  “你怀疑什么?”

  “结肠癌肠穿孔。我没有明显的证据,是根据肠腺瘤病史、结肠镜取了息肉推测的。你是下夜班,我不能和骨科住院总带骨科的值班大夫上这个手术。”

  “等ct结果出来的吧。”陈文强说完这话,就去翻看病历,他想看看是谁管这个患者。这一翻翻到是王大志王大夫管床,而且结肠镜也是他做的。

  “把王大夫找来。”

  李敏小小声提醒陈文强:“老师,那不符合规定。”

  陈文强“嗯”了一声,再没说要找王大夫过来。

  ct室很快给电话了——小肠扩张、气腹、左下象限小肠梗阻,肠系膜扭转。

  “肠系膜扭转?”陈文强沉吟一声,说:“不用找梁主任来了。让骨科住院总看病房,咱倆带学生上台。”

  “老师,术前准备我都做好了,不找梁主任?”

  “找他干嘛。我又不是做不了。”

  好吧。很久没做普外的肠道手术了。这例气腹好像用取息肉后的肠道穿孔来解释,只是想不通肠镜检查怎么会出现小肠的梗阻?

  *

  李敏刷手后带着实习生准备消毒,王大夫急匆匆地进来。他进来就对陈文强说:“陈院长,患者家属给我打了电话。说肠梗阻了,要手术。我这就急忙忙地来了。”

  陈文强见他进来,自己还没有刷手,就说:“你跟李大夫带学生做这个手术吧。”

  “行。那谁做术者?”

  “你的病人你自己做手术。李大夫给你当助手。”

  “好。那我这就去刷手。”

  ……

  一年多没跟王大夫同台做手术了,李敏按着规矩站到一助的位置上。有王大夫过来,普外的实习生就不用自己去管了。李敏在王大夫划开皮肤后,闷头往前赶。

  “李大夫,不,李主任,你这速度越来越快了。”王大夫想与李敏说几句话。这术者被助手追着催促的感觉太糟糕了。

  “还行,这个腹部ct有肠系膜扭转,咱倆不快点儿,怕有肠坏死的。”李敏不想废话。但是该说的还得说。

  “怎么想起来做ct了?”

  “需要。”李敏的回答言简意赅,说了和没说一样。

  王大夫翻了一个白眼。朝器械护士喊:“腹膜保护巾。大镊子,”

  “吸引器。”带着俩实习生上台,李敏急得想把人踹下去了。腹膜保护巾到术野了,怎么就不知道上手呢。李敏无奈,把自己这一侧保护巾贴着切口做好预备,然后左手吸引器,右手小弯,两个无名指各挂了一把小弯。

  “可以了?李主任。我打开腹膜了。”

  李敏闷闷地嗯了一声,从来没觉得王大夫的废话多。

  腹膜划开,酸臭的气体呛得人纷纷掩面。但李敏一边要用吸引器抽吸腹腔里的脓液,同时还要上小弯钳夹腹膜上的出血点。

  幸好带了两口罩。但是还是能闻到酸臭味。

  “巾钳子。”六把巾钳子固定好腹膜保护巾。不用探查,肠管就涌了出来。正常的肠管和淤血变黑的肠管,两大坨堆在术野里,界限分明。

  “盐水大纱布。”李敏要了两块大纱布,把正常肠管包裹起来。又要了一块干纱布,把坏死的肠管兜上。

  “陈院长,还要不要复温了?”王大夫问。

  “还复什么?这都变黑了。切吧。”陈文强没什么好气。这事儿还用问吗。

  坏死的肠管,突出于乙状结肠网膜,这是嵌顿的结果,原因呢?暂时未明。最重要的事儿没有查到穿孔处。

  那么腹腔的气体哪来的呢?

  超出一米半的坏死小肠切除了,李敏配合王大夫做了肠道吻合。

  但是破裂口一直没找到。

  谢逊推门进来了。

  “陈院长。”

  “你们下台了?”

  “嗯。患者送去icu了。”

  “恭喜。”

  谢逊笑得眼睛弯弯,能下台自然值得恭喜了。他笑着问陈文强:“陈院长,这台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