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实话4(1 / 2)





  邱处长在陈文强的房间盘桓到十点还不想离开。对于陈文强跟他商量的、下一年度实习生将要减少数量之事, 他立即持反对态度。

  “老陈, 你外科目前这样的轮转就很好啊。别拿你神经外科说事儿。这一期32个外科实习的学生, 将来若是其中能有一、两个, 从事脑外科专业的就不错了。你那俩进修大夫,能通过你的考核上台, 说明他们的基本操作是过关的。小李是在职研究生,临床与实践结合,你有讲课安排。对学生来说, 这样就足够了。”

  “老邱。我和你说实话,我挂名带教, 但学生实际都是小李在带。小李下学期开始读研,我怕她没那么多精力,照顾不过来。”

  “推脱之词。老陈, 我本来还想往你那儿加学生呢。你现在减人,我就那么几个教学点,我往那儿塞学生?你外科实习的学生才在出科考试盖过了校本部的,你减少实习生数量, 你让我为难?让校长猜测你想勒索点儿什么啊。”

  “去。”陈文强笑斥邱处长一句。“老邱, 我只缺几个能帮忙的主治医。你看看是不是借着用两年?”

  “俩年肯定不行。到时候收不回来心了。半年一轮换。”

  “好。”陈文强从手提包里抽出一张纸, 他早准备好的缺人专业。

  “老陈,你这真是狮子大张嘴啊。”

  “唉!我也是没法。省院的情况你也了解。我管着医院,随便哪科捅点篓子, 最后都要着落在我身上。我只能通过考试、配备足够数量、足够水平的主治医师来帮我看着了。咱们这也是互助互惠, 若不这样, 我没法做到一对一的带教实习。”

  邱处长点点头说:“老陈,你是个重诺守信的人。我这么跟你说吧,就是在本部附院实习的学生,也有外面来进修的大夫帮着带教的。不过是本家大夫多督促一些。或者是哪科的情况特殊,也不乏临时有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之事。”

  “你要早这么跟我说,我也不至于心里没底,要减少实习生数量了。那咱们就还维持原来的人数。除了我这专科带教老师不足,外科的其他科室是没问题的。还有,我的意思是选个合适的时候,你看看再过去主持一次考试。”

  “还考?老陈,你不怕你们单位的年轻大夫做梦都骂你啊。”

  陈文强失笑:“骂也是骂你、骂你们医学院。”但他跟着换了一幅忧心忡忡之色,道:“若不考,那些年轻大夫中,有一部分人是不会主动去用功的。再一个是去年我们省院接受了不少本科生,若是他们能通过考试,下一期的实习生也多了一些能带教的老师。”

  邱处长点头,垂目算算时间说:“要考试的话,也得给年轻人一些复习时间, 6月中旬怎么样,时间紧不紧?”

  “六月中旬有晋职称的外语考试。”

  “要不就放在7月中旬吧。你这边安排好时间,我抽一天过去。那时候这边今年的毕业生走了,在校生的期末考试也结束了。你还是本科以上的主治医师免考,大专的住院医不参加考试吗?”

  “嗯。”陈文强答应了。但他想了想又说:“上次通过考试的、大专出身的主治医也不参加了,那些人一般都35岁以上的,再考的话,我怕他们脸上会挂不住的。”

  “那你这实际没多少人参加啊。”

  “是没多少啊。我的目的是要考住院大夫,还有上次没通过的主治医。老邱啊,不考是不行的。我发现就是医大毕业的小年轻,也有下班了就贪玩的。你说咱们这行业,偶尔偷闲个一半天的还差不多。真要是扔半年书本,别说是他们,就是我,很多不常用的也生疏了。”

  邱处长笑笑:“我这边没事儿,题库里随时都能抽到合适的考卷。到时候你提前统计好各科参加考试的人数,然后还是你那边出主任判卷,这回的卷纸我就不带回来了。”

  “行。那咱们就说定了。老邱,都这时候了,你还回去吗?就在这儿对付一宿算了。”

  “你不用撵我,我这就回家了。明早我过来跟你一起吃早饭。七点。”

  “好。”

  *

  李敏睡得早就起得早。天亮以后,她就出了招待所,在校园里逛了小半圈。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溜遛达达回去招待所。

  洗漱、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她便自行去招待所吃早饭。快吃完了,陈文强和邱处长进来了。

  “老师,邱处长。”

  “坐。你接着吃你的。”

  招待所的小饭厅不大,只摆放了几张桌子,桌桌都有用餐的客人。陈文强和邱处长在李敏这张桌坐下来,他们看到李敏吃着最常见的早餐:白粥、馒头、咸菜,煮鸡蛋。

  服务员给他们端上的早餐就多了葱油饼、油条和豆浆。

  李敏把白粥喝完、鸡蛋拿在手里说:“老师、邱处长,你们慢慢吃,我先上去了。”

  “好。在房间等我们了。”

  “嗯。”

  面试的时间安排在早上8点半。崔教授今年除了与陈文强合招研究生,他还按照原来的计划招收了一个。那是他们医学院留校的学生,已经在神经外科工作三年了。

  也就是说,比李敏早一年本科毕业。

  李敏带着自己的东西,跟随邱处长、陈文强进入临时考场,崔教授和那个男生已经到了。李敏安安静静地站在陈文强的身后看他们说客气话。

  “小李,这是崔教授。”

  李敏赶紧上前两步问好,然后在崔教授的示意下,到另一张空置的办公桌后面就坐。然后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李敏听邱处长给陈文强介绍:“这是研究生处的郑处长。比我们高了三个年级。”

  郑处长很客气地跟陈文强握手。“昨晚回来的晚,没来得及参加接风,今天中午我做东。”

  陈文强笑着谢过说:“下次吧,我明天有安排手术。得赶火车回去呢。”

  郑处长就笑着挽留:“下午让我们学校派车送你们回去,不耽误你明天的手术。”

  陈文强面显为难,但他坚决地摇头说:“还是不要麻烦了。小车不安全也太累,我还是坐特快回去。下次了。欢迎你和邱处长一起去省城。”

  崔教授等他俩客气了一会儿说:“八点半了,咱们现在开始复试。”说着话,他将两张卷纸发下来。“三十分钟收卷。”

  李敏接过卷纸,见卷面只有一道手写题: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分类、手术指征、禁忌症、手术径路的选择根据、术中异常及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嘁,这题出的真变态。

  李敏在心里暗啐一口,从书包里掏出钢笔,闷头开始答卷。题不难,但变态在相较考试内容的繁碎,时间就太短了。

  奋笔疾书。

  陈文强看过一遍考题后,就不再关注考试了。不久前做过垂体瘤的手术,术前李敏都给实习生讲过这部分的知识。这题难不住李敏。

  郑处长见陈文强怡然自得、没有任何担心的样子,就以目示意李敏,笑着低声问道:“陈院长是胸有成竹?”

  陈文强点点头,把刚才所想讲了一遍。

  郑处长赞道:“那这题是没有任何难度了。不过,我听老崔说,他还要考操作。”

  “怎么考?”陈文强感兴趣了。

  “我也不清楚。这研究生复试,我抽到今天过来这里陪考,只看其公正性,有没有考场作弊,具体的考题我不知道。”

  一张八开的大白纸,李敏差不多将正反两面都写满了,才把全部问题都答完。她看看手表,只剩了不到三分钟了。匆匆检查一遍,没什么疏漏之处,签上自己的名字准备交卷。

  她抬头,发现崔教授站在自己的身后。都不知道这老头在自己身后站了多久了。

  “嗯,不错。”崔教授已经站了很长时间了。他最近一直偏向垂体瘤的研究,科里的那个年轻大夫,把这个问题都答上来不稀罕,李敏能答得丝毫不差,可见其基础知识还是很扎实的。

  *

  崔教授收了卷纸就说:“走,跟我去实验室。”

  到了实验室,陈文强等人都分得了一件白大衣。李敏将头发挽起来之后,用圆珠笔别好头发。实验室没给她预备帽子。

  考试的内容是蛙心插管,然后直视下吻合血管。俩应试者在一个解剖台上操作,一人把一头。

  李敏先戴好手套,把自己这边的器械检查一遍,把两根小圆针都韧上了零号线、打湿了备用,器械盘上也按着使用顺序一一摆好器械。然后她把剩下的那只刚从冬眠状态恢复不久的青蛙捏在手里。

  纱布包裹住青蛙的头部,两手使劲拉断脊髓、固定四肢和头部,整个动作干脆利落。

  跟她同台的那个男生立即就慌了。他先挑了一只偏大青蛙,等青蛙固定好了,再去检查器械……俩人工作的顺序不同,但李敏的流畅明显影响到他了。

  “李敏,你为什么先去整理器械?”崔教授提问了。

  “没有器械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