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定位18(1 / 2)





  李敏因为有春节那次爆炸的抢救经验, 这次她在陈文强到手术室之后, 就举着几张ct片子跟陈文强商议, 是不是两台同时开。

  “行啊。我跟老周说一下。不过暂时你要做主力,我得再醒醒酒再上台。”陈文强立即答应了。

  “嗯。老师, 你在手术室我就能安心做手术了。”

  陈文强一笑, 自己拎着ct片子去找麻醉周主任, 还有手术室的护士长商议手术间去了。

  李敏泡手时被告知去2号手术间。

  等她穿好手术袍之后, 陈文强告诉她:“这台你带着路凯文、杨宇做,那台让马大夫和邓大夫做,我过去那边看着。”

  “嗯。”李敏只要陈文强在手术间, 她的心里就安稳、就不怕。

  陈文强也知道她的这种心理,他来回在两个手术台之间走动,会指点杨宇和路凯文几句, 也会提点马大夫和邓大夫, 唯独对李敏,他只说:“慢点做、慢点做, 甭着急。”

  “是。”

  虽然省院距离出事地点偏远了一些,但怎么也比医大那几家附属医院要近。虽然中间还隔着一间市级医院,但那家医院的脑外科力量就更薄弱了。且那家市级医院在收了两个颅脑损伤的患者之后, 再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就直接往下一站的省院打发了。

  压力遽然全加载到省院了。

  等陈文强自觉醒了酒、能上台的时候,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他决定自己和李敏各带一个实习生, 马大夫和邓大夫分别带着杨宇、路凯文、还有余下的那个实习生开台。

  四台开颅手术要一起做, 惊得时刻关注手术室情况的舒院长,匆忙从急诊室跑过来查看。

  “小强,你……”舒院长看着在手术室大厅里,拿着ct片子、甄别患者的陈文强,只说了一句就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就往外走,回了他的办公室往上打电话:”省院的神经外科只有一个副主任医师、一个主治医师,目前已经接纳了十例颅脑损伤患者。是是,已经超负荷了。再多,怕耽误了抢救患者。

  省院得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反馈上去,才有利于现场指挥做出正确的、必要的患者分流。

  可等舒院长打完电话回到急诊大厅,看着救护车上再抬下来的脑外伤患者,看着关岚组织人给伤者查体,开急诊检查单子等,他叹口气只能打电话去手术室找护士长。

  “李勤啊,你那边的脑外伤手术包还有吗?”

  “还剩两个。前面用完的那四个包,我已经用小蒸锅在消毒了。”

  “那你去看看老梁和老向他们,问问他们能不能上开颅手术。”

  “好。”

  这些事故的重伤患者是公共汽车上的。所以胸外科和普外科的重伤患者数量有限。而这些源源不断的颅脑外伤患者,全是火车车厢脱轨倾覆中受伤的。

  在这次事故中,骨科的患者也比较多,但重伤的少。有王主任、顾主任各带一组开台,向主任也只捞到一台重患,而张正杰被向主任留在急诊科接诊。

  手术室护士长很快打回电话:“舒院长,我手术室李勤。梁主任说他再有十分钟可以下来。向主任要再有十五分钟。”

  “好。让他俩先给你们厅里的那俩伤者手术。”

  “是。”

  “你告诉陈院长,脑外伤的患者已经往医大附院分流了。”

  “好。”

  *

  李敏连做四台手术后,沉默不语地坐在踏脚凳上。她看着梁主任指挥人把患者过床推走,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天早已大亮了。

  梁主任看了李敏一眼,叫过巡台护士冯姐吩咐了两句。冯姐走过来,招呼杨丽帮自己架起李敏,把李敏送回更衣室。

  “谢谢冯姐,我刚才就是一时脱力了。也谢谢你,杨丽。”李敏有气无力地说了两句场面,她的人靠在杨丽的身上慢慢移动脚步。

  “唉!看你累的。你先好好躺一会儿缓缓劲儿。我也是怀过孩子、生过孩子的。”冯姐把李敏按在长椅上,转头吩咐道:“杨丽,你去拿床被子来。”

  等杨丽抱来被子以后,冯姐又说:“后面也就一台手术了,你在这儿守着李主任吧。有什么事儿你赶紧喊护士长。别耽误了。”

  “是。”

  李敏想说自己一句没事儿,但疲惫和干渴,让她叼着才送到嘴边的葡萄糖液体胶管,舍不得放弃这琼浆玉液的滋润了。

  李敏在一夜的抢救结束后,一气喝完了250ml的10%葡萄糖液。然后就人事不知地躺在长椅上睡过去。等她被饿醒了,发现快十点了。

  正带着人擦器械的护士长看她起来了,就笑着招呼她:“小姑奶奶,那个周主任办公室里还有早饭,你过去吃点儿垫垫。”

  “好。谢谢护士长。”

  “客气什么啊。咱们这一屋子干活的人,就因为你躺那儿睡觉,咱们是一点儿声都不敢出。对你够意思吧?”

  “嗯嗯。谢谢,谢谢。”李敏朝围在大桌子周边的那十几个护士连声道谢。真难为她们了。李敏知道平时擦用过、洗好的器械时,就是手术室护士们放松说笑的美好时光……今天一声没有的,太影响别人了。

  自己下回要去护士值班室休息才好。

  李敏麻醉科的主任办公室里,一边与刘主任和周主任聊天,一边吃早饭。白粥是温的,千年不变地混了昨天的剩饭,李敏闻闻味道就不想吃了,她剥了一个茶叶蛋慢慢地啃着。聊一会儿,她才知道昨晚的手术重点在神经外科的开颅。

  “为什么啊?”

  周主任告诉她:“主要是火车翻倒的时候,乘客没有任何准备。”

  “骨折的也不少。儿外那个孩子,还不到六个月。太可惜了。”刘主任补了一句。

  “孩子怎么了?”

  “那孩子躺在座位上睡觉,他爸妈支着胳膊聊天。翻车的时候,爸妈还有车厢对面的乘客,都压在那孩子身上了。”

  “啊!重伤?”李敏急急追问:“伤到哪儿了?做手术了?”

  刘主任摇头:“送进手术室的时候就不行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承受得了成人的体重。”

  李敏黯然。再也吃不下去了。

  ……

  她回到科里才发现本该是查房日的11楼,因为突然增加了十几个术后患者,走廊里的紧张气氛,是从来不曾在神经外科出现过的。

  “李主任。”马大夫和邓大夫见李敏回来,俩人喜出望外地招呼她

  “李老师。”杨宇、路凯文和实习生也停笔跟她打招呼。

  七个人全聚集在大夫办公室里补写病历。没人因为做了一夜的手术去补觉。李敏惭愧。

  “李主任,你吃饭了吗?”马大夫最年长,他关切地问李敏。

  “吃了个茶叶蛋。陈院长呢?”

  “去院办开会了。”

  “他交代科里要大查房没?”

  “没有。”

  “那你们先写病历吧。一会儿咱们11点查一圈。这么多术后的,还有明天要做手术的,不查可不行。”

  “是。”

  李敏回到主任办公室,发现自己的雨衣、雨靴都收走了。值班床边上的小床头柜上,放着自家的送饭包。李敏脱了白大衣坐到床上,打开保温桶和两个小饭盒。

  粥是温乎的,鸡蛋羹还不算凉,烤馒头片在另外的饭盒里放着。李敏一口粥一口鸡蛋羹,再来几根苤了丝咸菜,就着脆脆的馒头片,她终于吃饱了。

  *

  院办的小会议室里,与会的领导们在听取了昨晚的总值班、医务处卢科长的脱岗理由后,任何一个绷紧的严肃面容下,都藏着共识:这事情棘手。

  昨天傍晚,他们省院上头的某位顶头上司,就是即将退休的那位,因身体不适而急诊住入干诊病房。值班大夫很谨慎地接诊、对症用药,领导的病情得到及时的缓解。但领导夫人却因舒院长等人一个未到而发脾气。

  卢科长作为总值班,就□□诊的值班大夫叫去做安抚工作。

  当两辆救护车拉响警报驶离省院的时候,卢科长就想回到总值班岗位,但他被领导夫人的“你们省院的院长,是不是看着我们老*要退休了就都躲了”的质问缠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