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2 / 2)


  常如欢撇嘴,对这母女俩很是无语,“那娘的意思就是我自己赚的银子也不能花呗。”

  钱氏赞同的点头:“读书人都说女子三从四德,你比我懂,可不就是这个理。而且老五是要科举考试的,考试花银子,就是以后进京赶考也花费不少,你这么浪费,怎么给老五攒银子。”

  常如欢冷笑一声:“我自己赚的银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她都有些后悔给这些人带礼品了,真是不知好歹。

  钱氏大怒:“常氏,你别太嚣张,我还是我儿的娘呢!”

  常如欢忙不迭点头:“嗯嗯,我知道。”

  “你!”钱氏气结,张口就要破口大骂。

  好歹薛陆知道他娘的脾气,赶紧拉钱氏:“娘,您少说两句,没有娘子,我哪来现在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去县学读书。”

  钱氏一下子闭了嘴,心里却恨恨道:若不是我儿现在还指望常海生,她怎么可能受这气。

  钱氏闭了嘴,常如欢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性子,便也不搭理她了。

  可薛美美还羡慕新衣裳呢,过年的时候她还想穿上新衣裳出去在小姐们中间炫耀呢,她委屈的看着薛陆,道:“五哥....我也想穿新衣裳....”

  薛陆严肃道:“那你得保证以后对你五嫂恭敬点,不能欺负你五嫂。”

  薛美美撇嘴,“谁敢欺负她啊...”看着薛陆瞪眼赶紧改口答应,“好了,好了,我答应就是了。五嫂对不起了。”

  薛陆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常如欢道:“娘子快把给大家的节礼拿出来吧。”

  常如欢点点头,取出一件碎花的新衣递给薛美美,“这是小妹的。”

  薛美美满脸惊喜接过新衣来爱不释手,也不记恨常如欢了,当即开心道:“谢谢五嫂。”

  钱氏看着女儿叛变冷哼了一声,心道:也不知给她买了什么。

  常如欢心里暗自发笑,然后将给薛湘买簪子时顺道买的耳环拿了出来,“娘,这是给您的。”

  钱氏装作不高兴的接过来,摸着道:“这得花多少银子啊,你们就算抄书赚了点银子也不能这么花啊....”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爱不释手,要不是为了维持形象,她真想立即戴上看看。她这把年纪了还是头一次有银耳环啊....

  这次常如欢只给薛美美和二老单独买了东西,其他几房她只准备了一些细棉布,毕竟薛美美没嫁人,而其他房的人又分了家。他们现在银子的确不多,甚至是明年若是考举人的银子都还不够,但是好歹是过年,他们不认为应该苦哈哈的了,只能尽自己能力对自己的家人回报一二。

  第45章

  常如欢瞥见钱氏眼中的欣喜, 并没有解释, 只轻轻冷哼了一声,等着薛陆去对付他娘。

  薛陆笑嘻嘻坐到钱氏身边拉着她手道:“娘, 不用担心,这不是过年了吗, 这算是提前给您准备的。来娘,我给您戴上。”说着便拿过耳环给钱氏去戴。

  最疼爱的儿子给她买了银耳环还亲手给她戴上, 钱氏脸上乐开了花,等明日孙女成亲的时候戴着,还不把村里那些老太婆羡慕死。明年一整年她脸上都有光。她要让那些以前笑话他们的人看看,她儿子就是有出息,这才去县城几个月回来就给她买银耳环了!

  当然她刻意不去想买耳环的银子是儿媳妇赚来的,反正夫妻一体, 女子以夫为天,媳妇赚的就是儿子赚哒!

  常如欢显然明白钱氏的想法, 要不是钱氏是真心的疼爱薛陆, 把薛陆当成掌心宝,她才不愿搭理这个偏心偏到骨子里的老太婆呢。

  若她是其他几个嫂子,恐怕在刚成亲的时候就会闹个天翻地覆,管你是一哭二闹还是上吊, 都必须分家。

  只是她嫁的是当初最没出息,啥啥不行的老小,只能这样了。

  薛老汉回来后也得了一杆新烟袋,喜滋滋的蹲在门口抽了几口, 连声说好。

  几人正说着,柳氏带着薛曼和薛绣来了。

  薛绣性子内敛,当初薛曼几个跟着常如欢认字的时候就没去,平日里就呆在屋里做针线,和薛湘关系倒不错。

  进了屋柳氏扫了一圈,眼睛在钱氏的耳环上打个转儿最后定在薛美美手里摸着的新衣上。

  柳氏笑道:“小妹什么时候裁的新衣裳,我竟然都不知道。”

  薛美美得意一笑:“这是五嫂给我买的。”

  薛曼和薛绣都是爱美的年纪,艳羡的坐在小姑旁边摸着衣裳。而柳氏则瞥了眼常如欢道:“五弟妹倒是厚此薄彼了,怎的只给小妹买,倒是把我们这劳心劳力的兄嫂们给忘了。想当初老五读书,我们几房可没少出力呀。这你们一发达,倒是先将我们给忘了。”

  她话里指责常如欢两口子忘恩负义,早就忘了兄嫂这些年对薛陆的付出。

  常如欢笑道:“大嫂这话说的。各房兄嫂对相公的付出,相公和我永生不会忘记,更不敢忘记。只是现在我们余钱也少,而和兄嫂又分了家,所以这次就先紧着爹娘和小妹了。”

  她话还没说完,柳氏接过话去,“说白了还是眼里没我们嘛。”

  常如欢心里翻个白眼,不愿和柳氏计较,反倒拉过薛绣道:“绣绣过来,将布料拿回去和曼曼做新衣裳。”

  柳氏听这话心里一喜,目光落在那一大块布料上满意了。

  薛绣坐在常如欢旁边,低眉道谢:“谢谢五婶。”

  常如欢:“都是一家人。”

  而柳氏见细棉布则没打算给两个闺女做衣裳。因为大儿媳妇正怀着,看肚子应该是个男娃,这样好的棉布料子,她可舍不得给丫头片子做衣裳,她要留着给小孙孙做衣裳的。

  当然满心欢喜的薛曼和薛绣是不知道她娘的打算的,就是薛曼也不敢相信,疼她宠她的娘有朝一日眼里只有孙子没她了。

  但是如何分配那是大房的事,布料送出去了,常如欢便不管。

  其他各房的人知道两口子过来了,纷纷带了孩子到了正屋。

  常如欢亲热的拉着薛竹说话,对众人道:“都来的正好,我不用跑一趟了,布料都自己拿回去。”

  周氏分家后面色红润,性子也开朗不少,本来忙着大女儿出嫁的事,听说常如欢来了,挤时间过来了。她笑着跟常如欢道谢,想着回去给俩闺女做衣裳,就是大女儿也不能落下,将她的一份放到嫁妆里带到婆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