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节(2 / 2)


  陆则当初念初中就见识过一堆男生对着胸部发育的女同学大肆讨论,甚至还公然给对方起绰号叫“大胸妹”之类的。

  都是些心智不太成熟的小屁孩,根本不会去想高矮胖瘦、胸大胸小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一般取决于父母的基因、家里的饮食条件。

  他们不会知道自己轻轻松松说出口的恶言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今天那个女孩就有明显的自卑倾向,说话不敢和人对视,被人冤枉、被人针对也放弃为自己讨回公道。

  刘倩说:“她父母如愿以偿地生了个儿子,宠溺得不得了,今年念高中了,学费要单小云出,谁叫单小云出来工作了?现在单小云除了养活自己和外婆之外,还要给弟弟攒学费和生活费。要不是她勤快又力气大,她这年纪还真是两头不着岸,拿不到多少工资。”

  沈丽丽贡献了另一个大消息:“我听人说,她其实考上大学了,可她父母黑心截下了录取通知书,要她早点出来工作赚钱。”

  刘倩明显没听说过这一茬,惊讶地说:“不是吧?还有这样的事?”

  沈丽丽说:“我也是前两天回家才听说的,她姑姑是高中老师,把录取通知书给了她父母。她外婆身体不好,她自己学了挺多急救知识,还想着去学医,现在只能卖力气。”

  刘倩说:“这也太过分了吧?考出一个大学生也不容易,为了让她早点赚钱就不让读吗?”

  沈丽丽说:“这事太惨了,不好拿来说。要不是今天又碰到那么气人的事,我也不会提。”

  想想要是自己生在那样的家庭,别说像单小云一样救人了,说不定连报复社会的心思都有了!

  陆则也觉得这单小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倒霉透顶。他追问:“是今年的事吗?”

  沈丽丽说:“对,今年她才高考完。”

  陆则没再多说,因为李医生已经解决了自己那份午饭。

  陆则飞快把最后几口饭消灭完,让沈丽丽两人慢慢吃,自己跟着李医生一起回去值班。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眉头一皱,想要搞事。

  第六章 很好的医生苗子

  李医生当值的这一天基本平安无事。

  本来夜里李医生让陆则回去,陆则没回,跟着守一夜。

  上半夜没什么情况出现,李医生和陆则轮流眯了一会。

  到下半夜,一对父母急匆匆抱着孩子赶过来。

  镇医院最近缺人,夜里值守的医生只有李医生一个,这小孩自然也由李医生负责。

  儿科不是李医生的专长,不过医生在住院医师期间一般要各个科室间轮转,把各个科室都熟悉一下,基本的头疼脑热也能搞定。

  父母显然很焦急,情况都说不清楚,孩子又不会说话,只会哭,尖锐的哭声划破镇医院还算平静的夜晚。

  孩子父母只能恳求李医生:“医生,快给我孩子看看吧!”

  李医生看起来高大威猛,哄孩子却挺有一手。他让孩子父母把孩子放下,自己蹲下和小孩说了会话,小孩就不哭了,抽噎着告诉李医生哪里疼。

  孩子父母关心地问:“要打针吗?”

  李医生还没说话,小孩已经忙不迭地摇头,又带上了哭腔:“不打针,我不打针!”

  “不用打针。”李医生说,“勇敢的小孩能自己吃药,不需要打针。”

  “自己吃药!”为了不打针,小孩一脸坚毅地保证。

  李医生点头,给小孩开了药。

  看到李医生只给开了简单几种药,孩子父母不太放心:“打针是不是好得快?”

  李医生给孩子父母科普了一下,打针毕竟是直接把药物打进身体里,有风险的,对小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一般来说能不输液最好不输液,能不打针最好不打针。有些治疗方法当时看起来见效快,实际上却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孩子父母这才再三感谢,带着孩子回去了。

  陆则觉得李医生真是个难得的好医生。

  他和李医生搭话:“师兄你很会哄孩子。”李医生也是他们学校出来的,相处了两天,陆则自然而然地顺着杆子往上爬把称呼改成“师兄”。

  李医生一脸深沉:“当你有四个弟弟的时候,你也会哄。”

  陆则:“……真是辛苦了。”

  七点多有人过来交班,李医生和陆则去吃过早饭,又折返值班室补写昨天的病历。

  现在要很多数据都要联网处理,所以连病历都要求写电子版,李医生得赶早补齐。

  这事陆则帮不上忙,终于听李医生的安排回去休息。

  陆则小睡到中午,吃了午饭,和回宿舍睡觉的李医生说了一声,准备一个人在鹿鸣镇里走走。

  鹿鸣镇不大,所有街道加起来走个大半小时就能走完了,街道两边都是些小吃店和纪念品店。

  陆则绕了一圈,很快看到邮政局绿色的招牌和绿色的大门。

  邮政局挺冷清,旁边开的精品小店倒是挺热闹,里面卖的是明信片。

  这些明信片上大多是鹿鸣镇的风景照,各个网红打卡点都有,摄影水平不错,看着都很文艺。

  陆则也去过几个旅游城市,知道这大概是景区特色,五湖四海的景区都有这样的地方。

  来都来了,陆则觉得自己也要入乡随俗才行。他走进店里挑了一叠明信片付了钱,在店家提供的木桌上现写祝福语。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