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国手[乒乓]_67(2 / 2)

  十一比六。

  薛忱和邹睿用力地击了一下掌,却好像并没有太过激动,放下球拍规矩地和裁判以及随手握了握手,这才又回到了中国队的教练席边。

  周毅和何指导早就已经在等着两人了,甚至都没顾得上递水——当然,薛忱和邹睿这时候也同样没心思还想起来要喝水,师徒四人已经用力地拥抱了起来、重重地互相拍着肩膀,过了一会,何指导放开弟子们,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国旗披在了三人身上。

  兄弟三人一手举着国旗,又用另一只手重重地两两相互击掌。

  除了作为替补而无法上场的苏望,眼前的情景几乎和出征前郁辞画的那副画一模一样。

  郁辞另一侧坐着的也是几个中国球迷,这时候早就已经是猛地站了起来,挥舞着手里的国旗、群情激动。

  这一场,不仅赢了,而且还打得好看、赢得漂亮。

  郁辞觉得鼻子有点儿发酸,伸手用力地揉了揉,抱着小国旗还窝在座位上、却也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如果是在三年前,也许她会觉得这不过是一块理所当然的金牌。乒乓球拿金牌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拿才是个大新闻。可现在她却异常清楚——没有哪一块金牌、哪一个冠军是来得轻而易举、理所应当的。

  有一句话说,“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或许就是国乒这些年来最真切的写照。

  “赢了?”郁姮似乎是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一句,见郁辞微红着眼眶点了点头,这才拍着胸口长长地舒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都领先挺多了,看到最后还是挺紧张的。”

  这大概就是竞技的魅力之一吧?不到最后,永远不敢掉以轻心地下定论。

  郁姮说完想了想,又补了一句:“还挺有意思的。”

  郁辞笑而不语。

  颁奖仪式很快到来。

  宣布金牌的时候,周毅、邹睿和薛忱兄弟三人还在勾肩搭背、嘻嘻哈哈地也不知道在说着什么悄悄话。在听到“a”这个词的时候,三人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一下子收敛了脸上的嬉笑,却依然还搭着队友的肩膀,同时抬脚跨上了最高的领奖台。

  没有先后,不差分毫。

  这是国乒队在本届奥运会摘下的第二块金牌,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

  ——女团的比赛要早于男团一天,已经彻底结束了。

  义勇军进行曲在场馆上空清晰地响起,五星红旗在头顶冉冉升起。三人几乎是以一种如出一辙的姿势握着胸前的金牌,抬着头、目光紧紧地跟随着国旗,嘴唇翕动、一字一句认真地唱着国歌。

  也许每一个运动员十多年、二十多年风雨无阻的苦练,忍受伤病反反复复的折磨,最后也都不过是为了这一刻——让国旗因为自己而升起,让国歌因为自己而奏响。

  颁奖仪式后所有人陆续离场。郁辞找出手机,一点儿都不心疼流量地打开了央视的直播。

  她知道央视在这个时候还会有一个简短的采访。

  相熟的专项记者拦下了一遍用毛巾糊了自己一脸擦汗一边背着包正要离场的中国队。

  几人脸上都带着喜色,却并没有太过激动,依然还称得上平静——毕竟真要说起来,这三人还都是上一届的奥运冠军,并不是第一次奥运登顶了。

  郁辞注意到三人脖子上都已经空荡荡的没了金牌,主教练何指导脖子上却满满当当地挂了三块金牌。

  平时没大没小、个个又能惹事又嫌教练唠叨,可真的到拿了冠军的时候,却一个个都把金牌挂到了师父的脖子上。

  一个个都口是心非的!郁辞心里好笑极了,都坐到郁姮的车上了,还在撑着下巴一边笑一边看央视的采访。

  “拿到了第一个男子团体的冠军,心情感觉怎么样?”记者的问题中规中矩——但这时候本来就也不需要什么有新意的问题了。

  “挺激动的吧。”“对,心情很激动。”“嗯非常激动。”三个奥运会男团冠军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点头、众口一词。

  郁姮闻言也不急着发动车子,凑过来看了一眼,顿时就忍不住嫌弃:

  “真激动,脸上连个表情都没有……就是装装样子也好啊?”

  屏幕里刚刚下场的三个人里,邹睿在认真擦汗,周毅在给薛忱递水,也就薛忱脸上隐约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笑意。一眼望过去是清一色的冷漠,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