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1 / 2)





  想当初人参皂苷的项目完成之后,她有心从顾兆丰教授的大项目中申请几个小课题,都被顾兆丰教授给否定了,理由是与主要研究方向不一致,然而当金陵药科大学将她特聘为教授之后,顾兆丰教授主动替她将这方面的一整个课题都拿了下来,还申请了两个癌症相关的医学项目。

  没能力的人为了二三十万的横向都会愁到脱发,有能力的人只会因为项目多到做不过来而苦恼。

  谢书尧就属于后者。

  金陵药科大学对她有知遇之恩,在职称上帮了她一把,她就绝对不会将金陵药科大学弃置到一边去,这叫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谢书尧想了想,又给李勤校长编辑了一条短信发送过去:

  “李校长,您看可以不可以从金陵药科大学选择几位有兴趣转博的硕士生,让他们到京大医学部来联合培养,我在京大医学部这边有独立的研究室,也有两个博士在跟着我做人体微生物环境与代谢组的研究,但我在京大医学部这边没有招生资格,这两个博士都是其它导师借到我课题组来帮忙的,如果金陵药科大学这边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我可以去同京大医学部商量,实在不行的话,我可单独为这两个博士租房,让他们安心在京大医学部搞研究,若是他们有事需要回金陵药科大学,我也可以从项目中为他们报销来回的差旅费用。”

  李勤校长回短信的速度很快,“小谢,你有没有什么性别要求和性格要求?”

  谢书尧想了想,招一个女博士进来的话,如果无法在校内为这个女博士提供住宿,而是让人家来回跑的话,可能不□□全,而且她要租房也是租一套两居室,给两个博士落脚,男女混住有点不太好……拿定主意后,谢书尧回复道:“最好是两个男生,品性要好,需要吃苦耐劳,最好是有研究基础,在硕士期间就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

  李勤校长将谢书尧的要求转发给了徐康院士,徐康院士当天就从自个儿的团队中筛选出两个有意向转博的硕士出来,问那俩硕士的意见,“现在咱们这边有两个跟着谢书尧教授做项目的名额,你们有没有想法?”

  那俩硕士有点懵,“徐教授,您说的做项目,是说做硕士学位论文吗?”

  如果是做硕士学位论文的话,他们肯定不答应,哪怕在院士团队里得不到院士的亲自指导,那也是为院士打工的科研狗,谢书尧的简历虽然漂亮,但与院士这个水平还是差了不少的。

  而且他们已经在院士团队中干了两年,研究的内容也基本已经定型,要是跟着谢书尧去做项目,说不定得更改硕士论文题目,那风险太大了。

  徐康院士道:“不是去做硕士学位论文,而是去攻读博士学位。实话实说,我每年只能招两个博士,轮到你们的时候,名额早就不够了。”

  “谢书尧教授是咱们学校的特聘教授,科研能力十分强,每年都有两个博士招生的名额,她从今年后半年就可以招生了。”

  “你们应该听说过下谢书尧教授的名字,虽然年轻,但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却是相当过硬的,那么多篇论文,都是一区高水平sci,在《nature》和《science》这种顶刊上都发表过文章,跟着她做研究的那两个硕士生,人手也是好几篇一区文章,比咱们这边的很多博士都厉害。”

  “而且谢书尧教授手上的项目非常多,前阵子刚刚批复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研发专项中,谢书尧教授拿到手的项目共七个,合计一亿两千多万的经费,你们如果关心这方面的话,应该会知道,咱们学校经费上亿的研究员,只有我一个,这还是因为我的团队比较大,将近两百余人,而谢书尧教授的团队还在刚刚搭建……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机会。金陵药科大学本身是比不上京大医学部的,如果你们能在京大医学部跟着谢书尧教授多出一点成果,发个十篇八篇的一区文章,国内所有开设药学的高校,基本上是随便进吧!”

  那两个硕士还有些拿不定主意,徐康院士让他们回去再考虑考虑,不知道这消息怎么就传到那些正在为博士后出站而努力脱发的博士后耳中。

  博士后之间的竞争多么激烈啊,**文,出基金,赢者上,败者滚……这些人知道**文有多么困难,故而更加清楚谢书尧团队能够猛猛地发表一区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多么难得。

  那些有读博想法的硕士在听到风声之后,也纷纷请出各自的硕导来找徐康院士说情,

  一大帮人主动找徐康院士来申请这个机会,徐康院士起先还有些不大乐意,他有点担心金陵药科大学的‘新生代科研狗’都被谢书尧给挖走,可是转念一想,这些人都是要留在金陵药科大学的,同谢书尧的关系越好,就越能将谢书尧牢牢地捆绑在金陵药科大学的船上,值得!

  等那两个硕士做好决定,打算撸起袖子跟着谢书尧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徐康院士告知,“不好意思,竞争挺激烈的,当时你们不同意,消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传了出去,现在已经报满人数了,你们要是有读博想法的话,建议去尝试联系一下其他博导。”

  机会就是这样,它有可能降临在你头上,但不会一直都降临在你头上,若是你没能及时抓住,那谁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

  第77章 第七十七站

  谢书尧同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说了这件事后, 回头就给孙主任发了一条微信, 问孙主任‘联合培养’的可操作性。

  孙主任直接拨了微信电话过来,“小谢, 你打算在金陵药科大学那边招生了?计划招多少个?”

  “打算招两个, 金陵药科大学那边有项目得推进, 总得找几个人来做,还有就是十四五的那些课题,就凭我、包萌和杜岳,三个人根本玩不转, 包萌和杜岳还得做与他们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读博的前两年或许有时间帮我做课题, 后两年就得忙自己的大论文了, 我得找几个人帮忙一起分担项目的工作量啊!不然就凭我一个人做的话,还不累死?”

  孙主任脱口而出,“你可以从京大医学部找人来做啊……”

  “我在京大医学部哪有招生资格?”

  谢书尧反问了一句,“孙主任,我和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已经商量过了,这两个博士生是肯定会招的。如果京大医学部这边答应联合培养, 那最好,我让他们过来报道就行,如果京大医学部不答应联合培养,那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给他们解决住宿问题, 至于吃饭的话, 学校食堂可以手机支付, 这都不是事儿。最主要的是,我得和您说一声,往后他们得去生物医学国重那边的研究室,到时候可能得录入一下指纹,不然他们连门都进不了。”

  孙主任道:“这不合规矩啊,生物医学国重这边有很多项目都是保密级别很高的国家研发计划,要是泄露了一些信息,这责任谁都承担不起。”

  谢书尧想了想,她也不愿意引火烧身,便道:“那就算了,我在外面租一个办公场地吧,不能给生物医学国重这边添麻烦。”

  “孙主任,那就这样吧,我得去联系办公场地以及这些人安家落户的住宿问题,就不同您多说了,有什么事情开学后再聊!祝您新年愉快!”

  挂断电话,谢书尧赶紧联系陈杭,让陈杭帮她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陈杭刚在首都开了智学教育的分公司,对于租办公场地这种事儿,他挺有经验的。

  陈杭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就答应了下来,连带着租房的问题都顺带着揽了过去。

  被挂断电话的孙主任却有点懵。

  谢书尧这是什么意思?

  生物医学国重这边给解决不了研究室的问题,她就不打算来生物医学国重了?还要直接去外面租一个办公场地?

  是不是谢书尧也不打算来生物医学国重这边了?

  谢书尧还真是这么想的。

  等办公场地和住房租用的事情都办妥之后,谢书尧找李勤校长要到了名单,然后又同杜岳和包萌说了一声自己打算换个研究场地的事情,将那办公场地的位置给杜岳和包萌发了过去。

  杜岳和包萌这会儿正在经历读博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迷茫与彷徨阶段。

  刚拿到研究项目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觉得自个儿博士论文题目不过尔尔,简单得很,甚至还觉得自己有提前毕业的可能,但是随着对论文题目了解的深入,他们就发现这个论文题目里处处都是坑,有一种瞎猫吃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

  要是有谢书尧在研究室里盯着,杜岳和包萌心里还能多少有点底,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找谢书尧来商量,可谢书尧跑去京大医学部附属医院实习三个月不在,好不容易等到实习结束,谢书尧又打算在学校外头租用办公场地……杜岳和包萌听说谢书尧已经在金陵药科大学那边开始招生,租用的办公场地也是为那边的学生准备的,心态立马就崩了。

  谢书尧这是放弃他们俩了啊!

  他们俩是孙主任的学生,只是挂到了谢书尧的项目组帮忙,谢书尧带他们俩发表论文,那只能算是情分,现在人家有了自个儿的学生,可不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他们俩了么?

  杜岳和包萌商量了一下,决定主动出击!

  谢书尧不是给他们租用的办公场地地点了么?他们就早早地过去,每天都蹲守在那儿,他们就不信谢书尧真能撇下他们俩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