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节(1 / 2)





  到盛景意过来给他看文章,李阳华还有点不淡定,忍不住问盛景意:“你们什么时候两、两情相悦的?”作为一个年纪比盛景意还要打点的傻白甜,李阳华提起男女之事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盛景意并不接话,只含笑说道:“这文章你得重写。”

  李阳华:“…………”

  盛景意说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开春就是春闱了,越到这个关头越不能放松。你少关心这些有的没有的,争取一次考过,不然老师肯定要把你逐出师门了!”

  李阳华见盛景意笑容如故,一点都没有新嫁娘的羞涩,心里不知怎么涌出一种很不好受的感觉来。他忍不住说道:“我们是同门师姐弟,我关心一下有什么不对!你是不是不喜欢大师兄,只是没办法推拒宫里的赐婚?”

  这一刻,李阳华脑补了很多。

  盛景意正要说点什么,就听吱呀一声,有人推开门走了进来,竟是穆钧。

  两人婚事定了下来,但婚期还有些日子,得搁到年后才正式行册封典礼。

  按照习俗,他们这样的未婚夫妻是不该私下见面的,不过穆钧来得轻松自如,显得那么地理所当然,自然也就没人在意了。

  外头又飘着小雪,穆钧拂去衣上落的雪花,口中说道:“最近事情多,刚才路过时下起了雪,我就想着正好来看看师弟这段时间写的文章。”

  穆钧话落,李阳华面色一紧,想起被穆钧和谢谨行轮流批评的恐惧!

  李阳华战战兢兢地把自己近来写的文章拿给穆钧,心里忍不住祈祷:大师兄刚才最好没听见他的话。

  任谁要成亲了,听到有人问自己的未婚妻“你是不是不喜欢他”,都不会高兴的吧?

  穆钧接过文稿,十分自然地拉开盛景意身边的椅子坐下。

  他听到李阳华刚才的话了吗?

  他当然听到了,他还从半掩着的门扉里看到李阳华和她挨得很近,一脸关切地凝视着她,像是想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

  他想也没想便推门而入。

  他当然知道盛景意不算喜欢他,所以并不打算听她不知是真是假的回应。

  不管是真心话还是谎言,都不会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穆钧认认真真地给李阳华看起文章来,不时转头和盛景意讨论几句,顺便把朝中那些有可能当考官的人的偏好与盛景意讲了讲,让她给李阳华看文章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盛景意刚才还有点小心虚,怕李阳华那番“你是不是被逼订婚”的追问被穆钧听到了。

  这会儿听穆钧还特地为李阳华留意了朝臣们的立场与观点了,盛景意顿时觉得自己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她很快抛开心虚,认真听穆钧给她分析朝中百官的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是我想多了!

  穆弟弟:不,你没想多。

  第141章

  穆钧的册封典礼和大婚典礼都定在年后,不过他已经被封为太子,住在行馆不像样,太上皇让钦天监择了个吉日让穆钧搬入了东宫。

  年关将近,一干宗室子弟轮番到东宫拜访。

  事已至此,这些宗室子弟也知道自己给人陪跑了。要说他们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不过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成功的人永远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敬重。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宗室子弟之中,很多人都比穆钧要长一辈,穆钧一个个喊“皇叔”,态度十分谦和。他长相综合了父母的优点,站在那儿便叫人觉得眼前一亮,再看只觉满屋子人都被他比了下去。

  这样一个少年郎,难怪会让太上皇他们那么喜爱。

  很多人心里酸得直冒泡,但是再酸也没办法,人家还有当初那么一段因由在。至少他们父母安在,来着一趟虽然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也不至于太过失望。

  相比之下,这位新晋太子从前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算了,他们拉拢的那些个朝臣也不怎么顶用,甚至还有不少曾牵扯到孙家的案子中,完全是因为内讧才会改为支持他们。

  他们还是不挣扎了。

  当太子、当皇帝未必有当宗室逍遥。

  穆钧与宗室们的会面大多其乐融融。

  临近除夕,盛娘她们来了临京,主要是杨二娘她们送盛娘入谢府。

  谢谨行亲自到码头迎接盛娘。她是太子妃的生母,名字自然也该列入谢家族谱。

  盛娘从前没想过能有这么一天。

  现在这一天到来了,她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惶恐和害怕倒是没有,她经历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什么场面都应对得来。双方正儿八经地见了面,盛家舅舅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云里,不敢相信盛家不仅洗脱了污名,还出了个准太子妃外甥女。

  盛景意觉得一切都挺好。

  唯一可惜的是徐昭明他们被逮回金陵去过年了,今年他们不能一起过年。

  相比盛景意这边的欢喜和忙碌,徐昭明回到家后又面临着催婚困境。主要是吧,寇承平他们都成亲或订婚了,就徐昭明一个人还单着,他家里不着急谁着急?

  徐母拉着徐昭明的手说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娘都给你找,什么都随你的心意。”

  徐昭明说道:“我不想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