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14





  曹嵩摇了摇头,没有与他过多的解释。

  整个洛阳东街都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而陛下赏赐的新家,地理位置优异,距离太学尤其近,街坊邻居不是高官,就是豪门大族,这里聚集了朝廷中心的高门重臣,家家户户都是底蕴深厚的人家。

  曹瞒从乡下地方,突然到了大城市里头,看哪儿哪儿新鲜,尤其是到了粉刷一新的新家,更是发出了哇哦的惊叹声。

  这里大大小小的房屋竟有三十几间,整整四个错落有致的院落,地上铺的砖,墙上刷的粉都是那样新颖、高大。

  离开曹腾故宅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宝宝,自然不知道,对比起曹腾故宅的气派与宏伟,这新家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到了新家的曹瞒兴奋了起来,好奇心旺盛地东瞧瞧、西看看。

  曹嵩看上去兴致并不高昂,安顿好了女眷,又将曹腾的灵位放在单独开辟的屋子里,上供齐了东西,又点上一炷香,噗通一声跪在了他的灵前,声泪俱下:“父亲,愚子不孝,未能坚守住您所看重的老宅,”

  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好端端的陛下占他们曹家故宅做什么?曹嵩想不通,可形势逼迫人,他不得不在此时退让,没有一官半职的他,面对大汉帝国的帝王,只能被动屈不敢反抗。

  不久,给予曹嵩的官职也落了下来,上头派遣来人宣读圣旨,陛下开恩,封曹嵩为司隶校尉,管理洛阳的治安,这是唯一令曹嵩欣慰的事情了,虽然失去了老宅,可陛下仍然惦念着他们家,有了这个官职,再不必托别人的关系,他也能将吉利送到太学的小学部去上学了。

  传达旨意的太监名为曹节,他姓曹,当然是与曹腾有些关系的太监,曾经蒙受大恩,将曹腾称呼为恩师。

  只是如今他在宫中混得并不好,不然也不会有这类似于跑腿的“劳苦差事”落在他头上了。

  而事实上,曹节很乐意接手这样的劳苦差事。

  他趁此机会与曹嵩说了几句话:“费亭侯能得此职位,靠的是大司徒之功,他老人家临终前打起精神去上了朝会,为陛下举荐了您的文章,只是,哎……”

  “恩师曾言,‘笔下易生灾,刀下有横祸’,您在文章中写了些什么,让‘五侯’知道了。士大夫们欣喜您的才华,可‘五侯’们,却对您恨意交加啊!”

  曹嵩胆大包天,写了一篇论述太监执掌大权压迫士大夫害处的《防务论》。

  曹腾在世的时候,提拔士大夫,为栋梁之才说情,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像曹腾这样有智慧,知进退的,比如现在在高位的“五侯”太监,他们不仅是曹腾的政敌,还是一群鼠目寸光,为把持权力迫害士大夫的蠢货!

  士大夫们与太监之间的关系,也因这“五侯”而变得你死我活。

  曹节摇了摇头,暗示曹嵩:我在宫中,你在外头,我两都是曹腾的养子与弟子,不如联手如何?

  曹嵩假装没听懂曹节的暗示,只作恍然大悟状,连连道谢于他。

  曹瞒躲在后头,好奇地张望着在厅堂打着机锋的两位大人,他没能听懂他们推来推去的话,可他听到了曹节称呼曹腾为恩师,当即瞪大眼睛,更加好奇地探出了头去。

  恩师?!

  那那个人不就是祖父的弟子啦!

  曹节微微一笑,知道一次不足以说服曹嵩与他联合,他的底牌还不足够让曹嵩来信任他。

  不急,日后还有的是机会。

  他微微抬眸,看见曹嵩身后那探头探脑的小影子,柜子后面伸出了一只肉嘟嘟的小手,又露出了半颗梳了小丫髻的脑袋。

  曹节愣了下,嘴角微微上扬。

  像他这样的无根之人,看到了小儿最是心生欢喜,若是这小儿还是他恩师的养孙,为他恩师传宗接代的象征,就更令曹节爱屋及乌了。

  曹节轻笑着,向曹瞒招了招手。

  曹嵩见状,扭头一看,就见自家那熊儿子像个树袋熊似的趴在自己身后的柜子上,傻乎乎地露出半个头,顿时气歪了鼻子,厉声呵斥道:“吉利!还不快出来!客人在此,你贼头贼脑地像什么样子,成何体统!”

  “无妨,这孩子我看了也觉得欢喜,是恩师最喜爱的孙儿吧?”曹节笑眯了眼,取出身侧悬挂着的玉佩,递到曹瞒面前:“这是恩师赠我的玉佩,是先帝赏赐的好玉,养人的呢!恩师戴了它数十载,我又戴了五年,现在将它送给你,全当是长辈送给小辈的祝福了。”

  曹节自称为曹瞒的长辈,可不正是与曹嵩在套近乎?

  曹瞒一脸懵,转头去看曹嵩,曹嵩毫无反应,一副全由他做主的模样。

  “拿着吧,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曹节将玉佩挂在了曹瞒腰侧,满意地点了点头:“上好的玉佩一戴,整个人都贵气许多呢!恩师的孙子,当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也不为过,兄长您说呢?”

  曹瞒:???

  刚才还叫父亲费亭侯的人,怎么突然之间称呼兄长了?

  曹瞒不明白,一头雾水地挠了挠头。

  曹嵩终于有了反应,他起身来干脆利落说道:“时候不早了,公公早些回宫吧,免得陛下挂念。”

  “陛下才不在乎我一个小太监,他的身边有‘五侯’围着,哪里会想到我这位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