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家有二流子(十)(1 / 2)





  第二天一大早顾昱就去找了相熟的关六。两人叙旧之后,关六很快就领着一帮工匠上了门,忙碌了几天,把整个院子收拾的妥妥当当。

  那些难看的灯泡都换成了奢华漂亮的吊灯或者落地灯。窗户上的玻璃七零八落的,看着实在难看的很,全部都换成了新的那种磨砂的不透明的玻璃。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但大部分还是照着原来的样子给修复的。

  关六三教九流认识了不少人,还给找了几个五大三粗的婆子。干活很是麻利,花了几块钱,她们就帮着把剩下的房间给打扫的一尘不染。

  安宁拍拍脑袋,她真是在东山屯干活干傻了,回到京市都改不过来。自己昨天累死累活半天才收拾多少,明明花几块钱找人就能搞定的事儿,她还把自己给累了个半死。

  等家里卫生都打扫干净之后,一家四口去了友谊商店。现在进友谊商店可不容易,他们只接待华侨和国际友人。

  而且在里面rmb不好使,人不收,只收外汇券。顾昱在楼下的r行取了钱,他们家存在瑞士银行里的可都是米金。

  现在米金跟rmb的汇率是1:1.5,顾爸爸取了两万米金,按照汇率就是三万rmb,银行工作人员给他三万块之后,又递给他三万外汇券。

  顾昱和安卿手挽手走在前面,安宁抱着顾瑾瑜跟在后面。傻呆呆的看着父母就跟过境蝗虫似的,看见什么买什么。衣服、鞋子、瑾瑜的奶粉、奶瓶、小蛋糕、大白兔奶糖、小推车......

  不过小推车确实得买了,顾瑾瑜这家伙现在是越来越沉了,偏偏你要是带他出来,他走不几步路,就会伸手要抱。

  安宁力气大还没啥,顾昱和安卿抱他一会儿就觉得吃力。安宁经常跟他们俩说,顾瑾瑜都三岁了,让他自己走,别动不动就抱着。

  可顾昱和安卿仿佛要把缺失的那几年亲情给弥补回来,对小家伙溺爱的很。安宁劝了几句还会被训:“孩子还小呢,你这个当妈的也太狠心了吧?”

  无奈的安宁只能随他们去了,准备等过完暑假就把小家伙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好好管教去吧。

  很快安宁就觉得,把小家伙放到小推车里,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顾昱接过小推车,安宁就被安卿给拉走了。

  在女装的柜台,她一口气给安宁买了十来套衣服,工装服、经典的圆领白衬衫、牛仔裤、灯芯绒......但凡她能看得上眼的,几乎一网打尽。

  其中那种夹克轻薄的羽绒服买了两件,那价格贵的让安宁咂舌,她当初打的那一头野猪,也就够买一件羽绒服。

  羊绒衫买了三件,还又入手了两件羊绒开衫,一件羊绒衫一百五十三,五件羊绒衫啥价格,安宁都不敢算。要知道在东山屯,一家人整年的净收入都没有这么多。

  意大利纯手工小牛皮鞋,一买就是好几双。顾昱和安卿但凡看到什么适合安宁和瑾瑜用,那就一个字“买”。

  其实安宁本来想说,就那种回力的布鞋穿着也挺舒服的。别买皮鞋了,安卿轻描淡写的对售货员说了句:“把那两双回力鞋也给我装起来。”

  等买完才回头对安宁说:“意大利的小牛皮鞋,穿着一点儿都不累脚。回力布鞋虽然穿着舒服,但在家里穿穿也就是了,上学穿不太适合。”

  安宁哦了一声,反正母上大人说啥就是啥吧。要她说咋会穿不出去呢?多好看了,几十年后还不过时呢,便宜还实惠。当然要说舒服又实惠顶数自己做的鞋。

  但看母上大人的意思,她还是别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其实她明白安卿为什么会这么说,安家和顾家的出身在哪摆着。

  想当初她和安宁爸爸在康桥上学时,出入都是小汽车、吃的是西餐、喝得是香槟、穿的是礼服。

  虽然在大西北这几年落魄了点儿,但底蕴还在。而安宁呢,上辈子就一农妇,后来有钱了吧,陈小抠整天在她耳边嘀嘀咕咕,浪费啦、奢侈啦......

  这辈子呢,又在东山屯精打细算过了两年,已经习惯了节俭过日子。猛不丁的突然就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她其实还真是不习惯。

  所以说,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她从一个打扫卫生请保洁的懒蛋,变成了不干活就不习惯的勤快人,也挺令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