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第104节(1 / 2)





  这便是秦乐阳强行将姬瑶带入试炼之地的原因。

  他认为姬瑶所继承的阵法道统及神族术法,也是同自己一样因祭祀神族所得。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以她如今年纪便能通晓阵法义理,所有术法多有神族的影子。

  但秦乐阳不明,为何姬瑶的修为还能不断提升,而他自己的实力却无法再有寸进。为了试探姬瑶,他刻意推动试炼之地提前现世,倘若自己的猜测为真,将她当做祭品,自己或许就能剥离她体内力量,令境界再得突破。

  正是因为看见了更进一步的可能,用尽诸般手段修为也无法寸进的秦乐阳,才会急不可耐地对姬瑶出手。

  他本以为,以自己无相境的修为,要对付不过四境的姬瑶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却不想在进入试炼之地那一刻,姬瑶唤醒了神族祭坛,以残留禁制将秦乐阳困在祭祀大殿中。

  听了秦乐阳的话,谢寒衣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他竟是这样以为的,这便是他对阿瑶出手的原因啊。

  但秦乐阳显然猜错了,而且错得有些离谱。

  有谢寒衣扛住秦乐阳的压力,姬瑶便得了喘息之机,她抬起手,四周灵气震颤着,溢散在此方天地间的另一股力量被呼唤而来。

  数百年来,无数上虞修士先后陨落于试炼之地,形成的怨怒之念积聚为煞气,这些煞气对于上古魔族的修行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于现在的姬瑶而言,却是够用了。

  一缕又一缕掺杂着血色的乌黑煞气自四处涌向殿中,似乎连周围灵气也随之变得污浊,这些沉重而粘稠的煞气,不断没入姬瑶身体。

  随着她放开体内魔族血脉,处于空间裂隙内的禁制之地开始震颤,就算是这里,也不能完全避免天道窥视。

  而看着这一幕,秦乐阳神情中多了几分惊疑不定,这是?!

  对人族修士来说等同剧毒的煞气,却叫姬瑶身上气息重重攀升,煞气入体,她经脉中逐渐充溢流淌着无尽力量,长发散在风中,她看向下方,那双眼中不见任何情绪。

  “我何须求诸神魔。”姬瑶缓缓开口,眸中只剩一片浓重得化不开的墨色,妖冶艳丽的纹路逐渐自脖颈蔓延而上。

  “我便是魔——”

  话音落下,虚空之中,无数煞气在吐息间凝成利刃。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利刃在空中延伸交错, 不过一霎便穿透了秦乐阳的身躯,灼烫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袍,无相境修士的防御在煞气凝就的锋刃下几乎形同虚设。

  他抬头看向姬瑶, 神情扭曲狰狞, 如同恶鬼。

  自踏入无相境后, 秦乐阳何曾受过这样重的伤。

  魔族……

  她怎么会是魔族?!

  “谢寒衣,你与魔族为伍, 又怎么敢指摘我的作为!”随着一声暴喝,秦乐阳以体内灵力强行将刺入血肉的利刃消弭, “你若为人族,此时便该同我一起杀了这魔族!”

  谢寒衣并未为他这番话所动:“她虽是魔族, 却未曾戕害无辜之人, 而你身为人族, 却以同族性命为晋身之阶。我没有杀她的理由,更想不出不杀你的理由!”

  话说到如此,也不必多言,秦乐阳冷笑着起身, 再度攻向姬瑶和谢寒衣。

  就算她是魔族又如何, 而今力量如此羸弱, 要杀他不过是妄想!

  两人一左一右分散开来,从不同方向迎击向秦乐阳, 业火与煞气缠绕着沾染上他的身体, 在境界远低于自己的姬瑶和谢寒衣面前, 竟完全不能占据上风。

  而在他无知无觉之时,方才利刃破体残留的煞气已经自血肉浸染至经脉, 而他还以为自己已将煞气尽数化解。

  倘若秦乐阳对魔族有半分了解,便该知道, 自己绝不能令煞气入体。可惜经千年岁月,魔族早已为天下修士淡忘,又有谁还记得当年魔族的赫赫威势。

  细如丝缕的煞气在秦乐阳体内游走,数息之间已经深及脏腑。

  大殿中陷入混战之时,石窟外,试炼之地的日光也在逐渐隐没。风云变色,浓重云层积聚,天幕沉沉欲坠。

  戈壁的风沙顿时刮得更加剧烈,目之所及能看清的范围不过数丈。

  沙丘上,众多进入试炼之地的修士齐聚于此。虽然司徒银朱和陈云起无法取信所有人,但大多数修士听完解释后权衡利弊,哪怕没有完全相信,也多是决定随他们前来。

  如今看着自四方扩散的瘴气,这些修士不免庆幸自己方才的选择,此处原来真是瘴气扩散的中心。

  但这并不能让人全然放下心来,再过不久,试炼之地就将完全被瘴气覆盖,此地也并非真正安全。

  只是他们如今身无灵力,根本无法从空间裂隙中脱身。

  人群中一阵躁动,难道他们真要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那个陈稚?!

  她真能毁了祭坛么?

  “我们只能等。”在蔓延开的焦躁情绪中,司徒银朱一如平常冷静,她看着石窟方向,沉声开口。

  他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不要添乱便是最好。

  不过对于她这样说法,在场许多修士难免心生不满,他们中不少人都是一方天骄,颇有傲气,如何肯接受添乱之说。

  “若不想留下,诸位尽可自便。”闻人明襄冷声开口,面上再无一丝笑意,显出身为上位者的威严。

  嘈杂议论声响起,在争论过后,有部分修士站了出来,选择动身向石窟前去。

  不过以司徒银朱为首的一众千秋学宫弟子却无人选择离开。

  闻人明襄停在司徒银朱身旁:“你觉得她能做到吗?”

  “我相信她。”司徒银朱轻声道,倘若她都不能做到,只怕也就没有人能做到。“你呢?”

  会这样问,闻人明襄心中,大约是存有疑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