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第50节(1 / 2)





  【那我就能开口了?】

  【你这话说的,你可一直是冷面老师。】

  最终,通译败下阵来,对着两个孩子说道:“坏消息是刚刚盛明书院放榜了,你俩榜上有名。”

  “什么?!”

  “不可能吧?”

  姚芹和云破军不敢相信。

  “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和咱们说话的那个小胖孩,他姓萧。”通译回答道。

  “姓萧,他是匈奴单于打阏氏家族的人?那又怎么了?”云破军不解。

  “对啊,他姓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姚芹也很是不理解。

  通译给两人解释了一下:“据说这个家族的人,在匈奴群体中算是非常擅长读书的,所以他们的进度根本就不能作为参考,人家就是优秀考生代表。”

  看到两个孩子茫然失措的样子,通译举例:“就比如钱塘王氏、苏州吴氏、桐城方氏,你们总听说过吧?”

  确实听说过的姚芹悲愤:“就是一门十进士、父子双状元、兄弟三探花的那几个家族?听说在他们家族,举人才能上桌吃饭,考不到秀才是要被兄弟们鄙视智力的……”

  “倒也没那么夸张啦。”通译听了姚芹的话,有点哭笑不得。

  云破军闻言愤愤:“我就说匈奴人怎么会学的这么快!原来是小胖子他出生不对!我们前几天就不该和小胖子搭话!”

  姚芹宽面条泪:“现在的关键不是当初应不应该说话,而是我们到底要不要去盛明书院读书啊?!”

  第66章

  要不要去盛明书院读书,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去读书,最多留下两三个“伺候的人”,剩下的都不可能长时间滞留在匈奴王城,匈奴人也会觉得奇怪:明明是来做生意的,怎么都不走人?

  如果不去读书,那就更麻烦了,想来匈奴这边没几个人会放弃进入盛明书院求学的机会,突然你们部落的人都不来读书,多显眼啊?

  “要不然,我们趁着还没开学,先跑了?”云破军出主意道:“等他们发现我们不在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跑进大漠里了,他们估计也找不到我们。”

  “你这主意,虽然听起来像是馊主意,但可能确实是个好办法。”管事说着:“就是我们来一趟王城,除了清楚位置之外,别的都打听不清楚了,搞不好还会打草惊蛇。”

  云破军:……“那我和姚芹如果真的去读书,也很可能露出破绽打草惊蛇啊。”

  “入学时间还早,咱们好好想想怎么搞。”管事说着。

  姚芹在边上补充了一句:“我看这入学时间,要到半个多月后了,肯定是给学生家里收拾物品、处理杂事的时间?咱们是不是可以说去拜访一下谁谁谁,然后路上失踪,这就没那么引人怀疑,毕竟草原里碰到沼泽或者草原狼、马匪,也都可能没命啊。”

  姚芹的思路还是云破军那个思路,就是离开的时候给出一点消息,让人以为一行人是出了意外,算是云破军的完善版本。

  此时此刻,大家想的都是逃跑。

  但是随即,不需要众人打听消息,就知道了一件事情:郭雪晴跑了!

  薛子凤带着郭雪晴跑了,郭奉圣早在郭雪晴跑之前就不见了人影,左贤王大怒,命令全城搜查,但是已经从城门处确定郭雪晴和郭奉圣都跑走了,现在留在城里的只剩下她那些送嫁妆的人。

  秉持着没鱼虾也好的原则,左贤王命令抓住这些人,一时之间,城门进出都要严格搜查。

  管事和通译连忙派人打听情况,因为很多外来人员都在打听情况,姚芹一行人的举动并不突兀,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消息。

  “这个戒严至少是要一个月的,一边加大城门搜索力度,一边让人搜查城内的情况。”手下来回报打听的情况:“我打听到郭家父女都已经跑了,但是我们的一些兄弟还留在这里。”

  “不是说让人替代郭雪晴嫁人吗?怎么还被发现了?”管事不解。

  郭雪晴的送嫁队伍里可还有隐藏的女探子,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结果居然没用?

  “具体情况不知道,但是左贤王应该是一个人都没有抓住,所以才会暴怒。”手下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大家:“现在据说要封闭区门、逐户搜查。”

  匈奴王城的建造是分块的,因为城市处于平原地区,所以建造的时候人工就分好了区域,各个区域之间有内城门相隔,划为一个个区域,只要关上门,就可以阻止区域间的人员流动。(类似唐朝坊市设计)

  不知道当初设计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考虑了现在这种情况,因为这个设置,云家军的人逃窜起来格外困难。

  “不是说匈奴人有画像吗?可以画下来吗?”姚芹问道。

  过去看画像的人是擅长速写的,闻言找了纸笔,把贴在城门上的画像一一画了下来:“除了郭家父女和薛子凤之外,总共也只有三个人的画像,想来他们对其他没什么印象。”

  三个人的画像,除了女探子之外,就是领头的小军官,打交道比较多的郭雪晴的马夫。

  “其实这也不像。”看完复制的画像之后,姚芹不禁点评道:“想要蒙混过关也没那么难?”

  大家想到了姚芹传授过的化妆技术:“只要不是在门口放卸妆物品,应该是不难的?”

  过去城门打听消息的人说道:“那边没有要求卸妆啥的,就是在严查性别,女性查的格外严格,男性只要长的不是很有男子气概的,也一律要去旁边脱裤子证明性别,估计是在针对我们这位同伴。”说着指向了女探子的画像。

  听到这话,姚芹不禁感慨这也就是在匈奴王城,假如是在京城出这个规定,京城的读书人怕是要闹得沸反盈天。

  不过匈奴人这个查法,确实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这年头,来往王城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男性。

  或者说,不管是匈奴还是南朝,这年头出门的绝大多数都是男性。

  也因此,进出匈奴王城的女性,排除本地居民或者住在附近的人员后,就不剩多少了。

  这数量寥寥的人,查起来肯定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