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第76节(1 / 2)





  只要你打不赢,你派过来的就不是士兵,是来劫掠的马匪!

  匈奴王这时候真的很想派兵过去锤云居安,但是他不能,一个英明的君主是不能被怒气左右大脑的,漠北和西边都要用兵,此时没有能力分一大笔兵力南下找云居安的晦气,匈奴王只能忍下这口气,最多派一些小股部队去劫掠南朝,出出气。

  正是因为判断了匈奴的形势,云家军所有人才能提条件提的这么有底气。

  有了这么一个情况打底,匈奴王就是再不愿意,暂停了和郭奉圣的谈判,又派官员和他来回几轮,最终还是同意了云家军的要求:那块草场,归云家军管理。

  回到王账匈奴王就摔了杯子。

  萧后在边上看着,上前来安慰匈奴王:“大汗息怒,此时的忍耐都是暂时的。”

  “我当然知道,就是忍不住!”匈奴王气道:“云氏一族,不杀不足以平息我的怒气!”在萧后面前,匈奴王一向都是你啊我啊的,没有特意强调过身份的差别。

  萧后闻言掩嘴而笑:“大汗虽然说自己忍不住,但扔出去的还是金属的杯子,也没有毁坏瓷器,说明您还是有足够的理智和心胸,至于云家人,确实是将才,相比他们只要愿意臣服于您这位英主之下,您还是会不计前嫌地给他们高官厚禄。”

  匈奴王忍不住白了一眼萧后:“就你敢说,说的好像别人不懂一样,但是就你敢说出来,也不怕我因为生气迁怒你。”

  “因为我知道我们大汗不是会迁怒的人。”萧后笑道。

  “我就是不迁怒你罢了。”匈奴王无奈笑着摇头。

  此时此刻,匈奴王还有心思和萧后说笑,一个月后,当他把公主留在这边,明着说要迁徙去更北的地方,逐牧草而居,怕公主受不了长时间迁徙,让公主在这里先居住,实际上匈奴王带着大部队回了王城。

  启程之前,匈奴王收到了边境驻军来报,说是云居安派人在边境建造了几座城池,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云居安这老贼!”匈奴王拍桌而起。

  一获得匈奴王首肯就找了借口回南朝的郭奉圣紧赶慢赶,终于在三天前回到了边城,听到训练好的老鹰带来的匈奴王震怒的消息后,擦了擦冷汗,还好跑得快,不然性命不保。

  此时还留在匈奴地界被匈奴人招待的南朝中央官员们:瑟瑟发抖,云居安这个老登,他是想让我们死啊!

  就说郭奉圣那个家伙在有好酒好肉和匈奴漂亮女奴的情况下干嘛跑的那么快,还说什么云将军比较着急他要尽快回去汇报以免剿匪的时候出现误会冲突,感情是早就知道会有事!

  我们好歹同朝为官多年,你郭奉圣不是不懂官场规矩的人,提醒我们一下会死吗?!

  郭奉圣:会啊,要不是你们吸引火力,我怎么跑得及啊!要知道云将军可是一个匈奴王敢威胁要砍人,他就敢立马给我们安上一个为国捐躯的名声,然后快乐地以匈奴不遵守和亲国书为由宣战的啊!

  这种时候,就像姚芹提醒过自己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第100章

  姚芹本意并不是坑其他官员,这句话也是在另一个时候说过,被郭奉圣听了过去。

  郭奉圣这个人,很有一些利己的思维想法在的,但是云将军和姚芹都觉得他危害不大,因为他算是个聪明人,一般不会干损人不利已的事情,而如果利益不够大,他一般也不会去得罪人。

  然而,碰到他认为性命攸关的事情时,就不能指望他会考虑到南朝其他官员了。

  云将军得知郭奉圣已经跑回来,而南朝其他官员还在接受匈奴的宴请时,叹了口气,准备给他收拾烂摊子。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你让人郭奉圣做的任务,人家完成了吧?那些南朝官员你又没让他注意,他自己走了,你还能怪他不成?

  自问怪不了郭奉圣的云将军等来了匈奴王质问的文书,大意概括一下,就是云居安你在边境想要干什么?!

  云将军那必须实话实说啊,他告诉匈奴王:我就是打算建造一个交易用的城池。

  匈奴王看到云将军的回复,气的捂住了胸口。

  萧后连忙上前搀扶:“大汗,您要保重身体啊!”

  匈奴王站定,对着萧后说:“我没事,就是被他气的头晕眼花的。”

  萧后并不相信:“您是心口不舒服吗?”不然怎么会捂住胸口?

  匈奴王继续强调:“我确实没事,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我就是被气着了。”

  “被气到了也要看一下大夫。”萧后强调。

  匈奴王只能无奈看着萧后让人去请御用的大夫。

  这时候,匈奴王只能手写一封斥责的信件,威胁要扣押下南朝官员直到云将军停止建造城池,而后让人送给云将军。

  当然,匈奴王也不会只是嘴上说说,只会打嘴炮的人也当不了一代雄主,让人给云将军送斥责信的同时,也派人去南朝的京城,挑拨云将军和皇帝的关系,散布他不服从皇帝的安排,心有怨怼,想要挑起战争的消息。

  匈奴王觉得自己这可不算是冤枉云居安,他干这事,不就是因为不满城阳公主和亲吗?

  匈奴王自问,要是自己处于云居安的位置,那肯定是会不满的,毕竟皇帝答应和亲,实在是太过软弱昏庸了,放头猪在上面也比南朝的皇帝做的好,至于修什么交易的城池,那必然是为了修建抵抗骑兵的城墙,和交易有什么关系?现在的交易哪个不能露天进行的?

  云居安还真不是借着交易的名头修建的城池,他是很认真地想要把城池打造成商贸重地。

  云居安知道有很多商人冒着生命危险,给匈奴人送去各种物品,换取宝石黄金或者草原特产。

  一开始的时候,云居安还想过要通过抓捕商人、明正典刑来杜绝这一情况,而后他很快发现,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杜绝的,后来听到姚芹无意中提到的一句话,才恍然大悟。

  姚芹说,当利润达到几倍,商人们为了利益当然会前赴后继,乃至于践踏律法。

  云居安是非常会举一反三的人,既然商人们为了高额的利益会不怕死亡的风险,那么杜绝这一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的利润打下去。

  怎么打下去?

  云居安抓着姚芹分析了一番,确定了草原商人们日常最赚钱的项目是茶叶、盐和铁器,因为西边的盐湖还在党项人的手里,匈奴人无法通过内陆盐湖获得盐分,而匈奴和东边的大海之间,不但隔着难以攀越的高山山脉,还有高丽人时代居住在那里,其中有一部分高丽人成立了让南朝也看不起的傍国。

  无怪乎南朝这种对着匈奴和颜悦色的国家对傍国会看不起,实在是当初傍国请求赐国名,老皇帝直接笑道,既然是依傍我们生存,那就叫傍国吧,结果居然被傍国人盛赞。

  有了这么一出,欺软怕硬的南朝朝堂大臣们自然对傍国没什么好脸色,但是傍国人也不傻,人家就是分析了,让自己打,自己打不过南朝,与其时不时作战获得南朝的尊敬进贡,还不如腆着脸从南朝那里偷学东西获得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