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第266节(1 / 2)





  姚芝:得意!这时候就体现出地位了吧?!

  带着弟弟姚芝遛弯的姚芹很快看到了焕然一新的京城。

  真·焕然一新·让人迷路。

  “这原本是哪里啊?”姚芹迷茫。

  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完全是土著的姚芝同样迷茫:“说实话,我也不记得了。”

  听到两人的对话,边上的热心人立马说道:“你们离开京城有一两年了吧?不认识现在的京城很正常!我们天天待在城里,隔两三个月没往远处走,都不记得哪里对哪里。”

  听到这话,姚芹和姚芝对视一眼,立马询问这位热心市民:“大姐您猜得真准!我们两有段时间没来城里了,这哪儿对哪儿都分不清,您给我们说说呗?”

  “说说没问题,你们是想去干什么?”大姐热心地问道。

  姚芹见状,立马回答道:“我们打算买一些北疆的特产,然后吃一顿好吃实惠的午饭,再采购一些家里要用的米面粮油,买两扇肉,购买一些工业品。”

  “哎哟!那你们姚办的事情可不少,买两扇肉?你们家里是要办喜事?”

  “要不怎么说大姐您厉害呢?我们家里确实是要办喜事,家里人就是派我们出来采购呢!”

  “那你们这一天要去的地方可不少,我和你们说…吃饭就去小吃街,便宜实惠还有很多新奇的吃食…米面粮油你们两人可没办法买太多,就是这么个限购的政策让人烦,每个月都要去买…买肉去肉铺,但是两扇可以直接去屠宰厂拉,算上车费不便宜什么但是肉更新鲜…工业品要券的,你们有没有啊,那玩意儿可难攒了…”大姐巴拉巴拉把自己采购经验分享了出来。

  姚芹听得连连点头,姚芝也觉得从普通市民的视角看北疆,颇有一份趣味,有时候还会想:原来他们是这样看我们这个政策的?

  两人谢过分享了很多经验的大姐。

  临告别之前,姚芹还没忘问:“大姐,这里原本是干什么的您还记得吗?我怎么都想不起来了啊?”

  大姐爽朗笑道:“你当然想不起来啊!是个人都难想得起来,这里原本是马牛市!你不买畜牲的,哪里知道这里啊?”

  听到这话,姚芹起了兴趣:“那现在大家去哪里买牛和马啊?”

  “现在都有自行车和三轮车了?谁还在城里用牛马?那不都搬到城外去了?也就是村里才有消耗了吧?”大姐稀奇地说道,还指了指姚芹和姚芝的自行车:“你看你们两,不是都不骑驴和骡子了吗?”

  姚芹一脸恍然:“原来如此,是我没有想到,谢谢大姐您提醒!”

  “不客气!咱都是助人为乐!”大姐笑呵呵地说道。

  两人按照大姐指出来的方向离开了迷路地点。

  “姐,是不是这种时候,你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些特别有意义?”姚芝问道。

  “当然了!”姚芹说道:“难道你没觉得?”

  “觉得!”姚芝笑呵呵地说:“我觉得我能青史留名嘿嘿!”

  姚芹:……“那你做好点,最好多写点书雕刻下来,免得被人篡改。”到时候是不是青史可就说不准了。

  姚芝:那倒也不必。

  “姐,咱两现在去哪里?”姚芝转过头来问道。

  姚芹一听这话,就知道姚芝有小心思:“你想去哪里?”

  “那什么小吃街,我之前还没去过,一大早被你拉出来还没吃饭,咱们过去先吃一顿早午饭?吃完再逛也有力气不是?”姚芝说道。

  听闻姚芝这个申请,姚芹给出了赞同:“行!咱两也去看看眼界,看看有什么新奇的吃食!”

  姚芹和姚芝去到之后,新奇地吃了许多没见过的小吃,有些甚至姚芹在后世也没有听说过。

  第二天,因为上吐下泻而略显虚弱的姚芹坐在座位上,喝了口热水,痛心疾首地对参会人员说道:“食品安全问题,是刻不容缓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大问题!”

  身体远比姐姐差,因为持续蹲坑不得不缺席会议的姚芝远程发来点赞。

  第332章

  说实话,薄采其和莫子焘这辈子第一次看到姚芹的脸色这么苍白。

  那小脸蜡黄的啊,完全就是命不久矣的病容。

  姚芹:等等?病容也就算了,什么叫命不久矣啊!

  姚芹也是没想到,这年代的小吃摊居然也有这么多的科技和狠活。

  本来姚芹以为最多是有个地沟油,没想到在食品研发上,各个小摊贩人均大化学家。

  姚芹不敢说自己是铁胃,但是这么多年,就是充军路上吃自己和兄弟们烤得不怎么熟的各种东西,姚芹也没有拉过一次肚子,而这些看起来正常的食物,一下子就把姚芹放倒了。

  这把可谓是大意失荆州。

  在反胃吐出来的那一刻,姚芹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粮食红线是不容动的红线,食品安全是你我他的安全。

  别的不说,就自家手下这种天天食堂和外卖求生的状态,竞争对手不用多做什么,直接派黑暗料理师多开几家提供外卖的饭店,就能成功暗杀大部分北疆官吏。

  姚芹:细思极恐!!!

  可惜,错失北疆弱点的其他势力没有机会了,因为在最高统帅被放倒后,北疆已经投入到食品安全管控中去了。

  像是在牛奶羊奶中掺白垩之类的手段,姚芹这辈子都不想见第二次,也绝不想让北疆的未来的花朵们毁在这些人贪图蝇头小利的事情上。

  北疆的小摊贩们很快遭受了严厉的审核,不仅被现场观看了制作间,还被共享了账本,但凡核算出来成本过低的,都被叫去喝茶谈话,了解他们怎么把成本压到这个地步。

  一时之间,小摊贩们怨声载道,民众听闻,也有人指指点点。

  食品监管人员见状,直接对一些典型违法的黑心商家制作过程进行了披露,一时之间,京城人们自己动手做饭的频率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