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钱20(1 / 2)





  正月初二全院照例还是照例要上班大查房的。但夜里的降雪, 让按时上班的所有人在到岗后得先去扫雪。张正杰看着住院患者一览表上新入院的那些患者, 甚感为难。根据这些患者的入院情况,科里该留一个大夫的。可是这扫雪是体力活, 男大夫不去难道让护士干吗?

  护士长就说:“主任,我问问楼上, 看是不是李敏留下,她留下咱们就不用留人了。”

  张正杰点点头,还真是这回事儿。

  “李主任, 过年好啊, 我是十一楼王静。那个我想问一下, 你们十二楼是不是留李敏看家,我们科这两天收了十好几个住院的。要是留她看家,我们就放心了。”

  “行啊,那就留她吧。”

  李敏却不同意呢。“李主任, 你留下看家了, 楼下的那些患者你费心了。”

  李主任就说:“楼下点名要你这个住院总。才住院的患者我都不熟悉, 你留下有事儿处理起来也容易。”

  陈文强听着李主任说话囔囔的鼻音,想着李敏才提醒自己的事儿,就劝他:“小李好心替你,你就别去扫雪了。”

  石主任也劝:“感冒了再挨冻, 回头真得要打针吃药的。咱们外科这一组组的值班安排,可承受不起你掉队的。”

  见石主任这样说, 李主任就勉强答应了。

  李主任这感冒也有三十那天扫雪冻出来, 在家谁劝吃药他也不肯, 只喝点儿姜汤对付着。一早李主任前脚除了家门,他老伴儿后脚就给李敏打电话,请李敏转告陈文强,别再让李主任去扫雪。

  当王静看到李敏也出来扫雪时非常惊讶,她赶紧问:“你出来扫雪,你科留谁看家了?”

  “李主任感冒了,留他看家。”

  王静心有余悸道:“我们科还有好几个打架受伤的呢。”

  “你放心好了,他这回肯定会仔细的。”石主任劝她一句。

  可是张正杰不会放心的。没干多一会儿呢,就找了个借口把护士长打发回去了。

  “你回去看着,可别再出上回的事儿了。”

  王静是明白他的心思,这人和自己一样好强半辈子了,挨了批评后心里就没过去那个坎。她便也顺从自己的心意,就着张正杰的话,放下推雪的刮板回去科里了。

  她回到科里,却见李主任在十一楼的监护室那边走出来。

  “怎么这时候回来了,是不是不放心我啊?”李主任很直白地问。

  王静遮掩道:“科里还有别的事儿,我得回来处理,不然那么多眼睛看着,也不敢回来的。”

  “?”李主任满脸的疑问。

  王静见躲不过去就只好说:“年前科里有一笔钱,我们科主任说是过年派给大家,我这就是回来先把钱装好,图个吉利了。 ”

  “多少啊?”李主任试探着问:“往年可没有这个先例的。”

  “不多,一人一百。”

  李主任想一下十二楼的小金库,算算账,发现一人也一百就掏空了。他点点头说:“回头我跟他俩商量下,看看我们科能不能也发。小静啊,你们科这么搞可不地道啊。你说楼上楼下的才分科没多久,你们就整这事儿,不是动摇军心嘛。”

  护士长嘿嘿一笑说:“我们也是没办法。年底这俩月奖金照去年差了一大截,都让骨科超过了,再不做点儿收拢人心的事儿,可能今年就不好要人了。”

  “嘿嘿,范这事羊毛出在羊身上的。”

  “这么说多难听啊。”护士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叠带有银行标记的利是封,挨个往里装钱。崭新的百元,她要看着编号放,不然可能就出现两张粘在一起的情况了。

  “有没有小李的?”李主任等她装完了问。

  “肯定有她的。张主任都说有李大夫做住院总,他睡觉都不待想科里的事儿。”

  “那是。”李主任抽抽鼻子,拢紧身上的军大衣。

  “是不是前天冻的,你有没有喝点姜汤、烫烫脚啊?”

  “今天回去就喝。老了,稍微冻着一点儿就受不了。要不是小李想着我,我刚才就出去扫雪了。”

  “那你回来还不得发烧啊。”

  俩人正说着话,监护室的呼叫铃响了,李主任看了房号立即就往外走。嘴里嘟囔着:“大过年的不好好在家喝酒吃饺子,偏要来医院花钱。”

  *

  扫雪回来,护士长给李敏打电话:“李大夫快下来,咱们科给你发压岁钱了。”

  有这好事儿?但李敏知道十一楼的护士长不是胡乱开玩笑的人,她看李主任正与陈文强、石主任说事儿,好像一时半会儿有不会立即查房,就对吕青说了一声:“我去趟楼下,马上回来。”

  十一楼各个都欢欢喜喜的。签名、领压岁钱,“过年好”充斥在每个人的耳边。李敏领到钱向张正杰和护士长道谢,张正杰就说:“这是你该得的。还有半年的住院总,继续好好干啊。”

  “是是。”李敏揣着钱,高兴地回楼上了。

  “开始查房吧。”陈文强见她回来,就立即进行今天的主要内容。“查完房早点儿回家过节。”

  十二楼的患者少,能够出院的早就回家过年了,剩下的都是小年之前做的手术。虽然患者都在平稳的恢复期,但是以李主任为首,谁也不敢掉以轻心。认真地查过这二十几位患者后,陈文强招呼李敏:“小李,你跟我去楼下看看,楼下这两天收了不少人。”

  “是。”

  “老李,老石,那你们别人是可以回家了。”

  今天白班是张正杰值班。

  楼下的患者比较多,快要住满十一楼了。张正杰查得仔细,几个大夫走起来就比较慢。陈文强有李敏给他介绍病情,很快就追上了他们。

  “陈院长,过年好。”

  “过年好。”陈文强见张正杰查得仔细,非常满意地跟在他们后面一起走。不用报病史了,李敏悄悄松了一口气。跟陈文强请假道:“老师,我上楼喝几口水就下来。”

  “去吧,不用下来了。”

  李敏走出病室,才往楼梯那边走了几步路,身后传来护士的喊叫:“李大夫,李大夫,那个2病室6床的患者不舒服。”

  2病室6床?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那个捡破烂的老头?才看过他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啊。但是患者家属那老太太在护士的身后出现了,虽然隔的距离远,但是她的惊慌失措不是假的。

  李敏赶紧往2病室去。

  不到半小时之前还见这患者与自己说“过年好”呢,但这一会儿的功夫,他躺在床上,气喘吁吁,额头遍布汗珠,口唇出现紫绀,神情让李敏觉得恐怖——这是典型的缺氧表现。要窒息!

  李敏赶紧按下床头的急救铃,另一只手旋开供氧设施,飞快地将透明的硅胶管套在患者的头上给他吸氧。然后掏出听诊器,也顾不上焐热听头了,扯开老头的前胸衣服听诊:满肺的哮鸣音。

  左肺这样,右肺也是这样!这患者的病史李敏是很清楚的,但她怕患者隐瞒病史,赶紧追问老太太一句:“他平时有没有哮喘病?你跟我说实话,我才好救人啊!”

  李敏的汗水滴了下来。

  护士进来了,她大声问老太太:“你按的铃?李大夫不是在这儿吗?”

  “推急救车来。上心电监护,快!”李敏的说话声都变了。刚才说多话后的喉咙干哑,现在一喊撕拉撕拉地疼。

  护士也发现床上的患者不对了,她慌慌张张地跑出去,边跑边喊:“张主任,2病室抢救。”

  老太太见李敏变色,她怕得发抖哽咽着说:“没有,他没有哮喘。我俩好好说着话呢,他就突然这样了。”

  李敏算下手术后的日期,难道是肺栓塞?没等她想明白呢,张正杰和陈文强等人闻声冲进来了,没走的护士长等人也推着心电监护、急救车进来了。

  “给icu和麻醉科打电话,让他们来人。”陈文强在场指挥,所有人立即安定下来,按着他的指示开始有条不紊的抢救工作。

  老太太拉着退后的李敏问:“闺女,他这是怎么啦?”

  张正杰回头替李敏回答:“术后卧床太久,考虑有肺栓塞发生。”他太了解这对老夫妻了,除了三顿饭,是舍不得花钱吃零食的,所以不存在误吸的可能。

  术前的肺片检查,也不支持有肺气肿;刚才李敏报告的双肺布满哮鸣音,也排出了气胸的可能;没有哮喘病史,那剩下的,那很可能就是肺栓塞了。

  骨科患者术后最可怕的并发症!

  心电监护上显示:心率142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190/110mmhg,血氧饱和度仅仅是88%。

  在场的人也都想到是肺栓塞!

  骨折的患者,很有可能当时在骨头的断裂处就有脂肪细胞游离;骨科术后的患者发生肺栓塞,除了上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可能是手术造成了脂肪细胞进入血管;再有就是卧床造成深静脉形成血栓的可能了。

  然后不论是脂肪细胞形成的栓子还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一旦堵住了肺动脉,患者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的氧和,临床表现就是突发的急剧缺氧。

  但是放在这个患者身上,他术后已经十天了,非常可能是术后卧床这些天里,在下肢形成了深静脉血栓。这几天他开始离床,做轻微的活动……造成深静脉的血栓脱落。

  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是发生了肺栓塞,真的就是九死一生了。因为人体的血液运行,要经过肺动脉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到左心室再进入到全身各处。

  如果肺动脉被血栓堵死了,不用2分钟,患者的心跳就会停止。哪怕现在推去手术室取栓,都来不及的——谁都知道肺栓塞完全堵死是不留取栓的余地……因为麻醉,需要时间;开胸,还是需要时间……

  *

  患者突然间眼球上翻,大叫一声,晕死过去。但他的呼吸还是那么急促。可这些变化的发生,从李敏进到2病室开始计算,时间没超过2分钟。